随着《风味人间》的热播
凡是出现过的食物
都成了淘宝上的热搜款
昨天晚上播出的第二集
小E惊奇地发现
有一种美食,诸暨人也非常拿手
那就是碱水粽,也是我们常说的
↓↓↓
灰汤粽
说起灰汤粽,回忆可以追溯到儿时
那是在五洩外婆家
每年端午时节
外公就上山去捡一些茶树枯枝枯叶
烈火焚烧之后,遗留下的草木灰
便是制作这碱水粽的关键
而外婆早已从五洩的大山里
摘来了新鲜的箬竹叶
包裹经过“灰汤”浸泡过后的糯米
“青毛田鸡活剥皮,糖酥蘸蘸好东西”
至今还记得那个郎朗上口的谜语
猜出了谜底就能吃上一个晶莹的粽子
风味人间中提到的是龙泉的灰碱粽
跟我们诸暨的灰汤粽其实同出一宗
皆是利用灰烬沉淀后的天然碱水
重生涅槃出的美味
西晋周处编撰的《风土记》中便有记载
“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其烂熟”
书中说的灰汁即为灰汤
由此可以证明
早在多年前
灰汤粽便已流行于长江以南地区
诸暨马剑算是灰汤粽传承最广阔的地方了
自清代开始,便是马剑镇村村都有
灰汤粽,糯糯软软,营养丰富
口味独特,老少皆宜
是马剑传统美食“八大碗”之一
也是马剑“过小年”习俗文化中
必备的一道佳肴
灰汤粽制作技艺
早就被列入
《诸暨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可以说是在诸暨人手中
得到了非常好的传承
关于诸暨的“灰汤粽”
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
早在三国时期,诸暨山区大约是现今马剑富阳一带。
有一位砍柴的樵夫,每天都要进山忙碌一整天,有时候天黑的快,便躲在大树上过一夜。
原以为自己艺高人胆大,不会有任何意外,结果在傍晚时分,一声虎啸响彻山林,他连连往山下赶,却被身后的越来越近的呼吸声吓坏了,一个趔趄,摔进了无人敢进的山谷。
谷中却另有一番天地,樵夫大难不死,被谷内居住者救下,当时山谷里有一名美丽的女子,勤劳善良,与樵夫结为夫妇,并将碱水粽的制作方法教给了他......
樵夫在山谷里过完了一生,在最后弥留之际,竟然神奇地回到了原来砍柴的地方,而自己竟然还是当时年轻的时候!
回到山下后,樵夫再也没有娶妻,只是将这碱水粽的制作方式教给了父老乡亲。
大梦一场,最终回到现实,但是这灰汤粽就只有流传了下来,时至今日!
不知道大家对于灰汤粽
是否情有独钟呢
其实也有不少朋友
接受不了这种奇特的口感
甚至还有不少人对其知之甚少
大家来说说到底喜不喜欢吃鸭
!!!
End
爱我你就星标我!
如何星标我们
看这里
投稿/爆料/合作请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