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诸暨特产
诸暨新闻
诸暨生活
诸暨房产
诸暨美景
诸暨医院

社会实践浙江外国语学院赴绍兴诸暨枫桥

中国青年网绍兴8月11日电(通讯员方悦董梦天)今年7月6日至8日,我随着浙江外国语学院绍兴诸暨枫桥调查小分队前往诸暨枫桥镇,和大家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查。作为一支大学生实践小队,我们先后三次前往枫桥镇,探寻这里的传统文化。我们以枫桥三贤为切入点,旨在让更多的人   在7月7日,我们小队去往了王冕的隐居地——九里山。在路上,我们也采访了遇到的几位老人。

  “我们这里是王冕隐居地村子里面的人都是知道的,但是一些更具体的事情可能就只有更老一辈的人才知道了,我们都记不清了哎……”

  “偶尔也会有一些人追踪过来找王冕的隐居地,但是人不多的。有些人啊,他们觉得那个山进去太远了,跑到村子这里之后也不愿意再继续进去山里了……”

  从九里村走到王冕隐居地仍是有一段路程,可能是刚下过雨的缘故,我们前去的那天小路比较泥泞。王冕先生的隐居地在一个叫做白云庵(如下图所示左侧房屋)的尼姑庵附近,比较偏僻,也因为平时到访的人不多,在他住所附近已经是杂草丛生的一片了,房子本身也已经比较破败(如下图所示右侧茅屋)。

△图为九里山王冕隐居地以及白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董梦天摄)

村里的老人们告诉我,因为王冕出生地的村子在建设王冕故居的原因,大家对于这边隐居地的注意力就不是那么多,但是对于王冕隐居在这里,我们也是有一种无法言说的自豪。

在后来的总结小会上,我们感叹到如果这里一直得不到保护,大家因为路程的问题一直不愿意往里面走,这个地方是不是就要荒废了,毕竟现在已经可以说是荒草丛生了。会不会以后也只有当地村民还记得这个王冕的隐居地——九里山了?

铁笛道人——杨维桢

之后,我们小队前往了全塘村——杨维桢的旧址。在那里,我们参观了村里面的杨氏宗祠。在这里我们明显的发现村民们对杨维桢的了解还是比较丰富的。我们不仅能在杨氏宗祠中看见杨维桢许多字画的复本,也能从村民的讲述中了解到他的生平记事。

△图为队员在杨氏宗祠对当地村民进行访谈调查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董梦天摄)

“我们平时聊天有时候也会和孩子聊起来杨维桢的事情,毕竟是我们这里的文化了。”

“我们村子里大家,对杨维桢就是,很骄傲。杨维桢那个时候在元朝当过官。当时他能在元朝当官不容易的,真的是很厉害,很有才气。”

另外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很特别的一点——杨维桢与施耐庵的大部分生平记事都是吻合的。这是我们在实践调查中意外的收获,我们也就这个发现咨询了枫桥三贤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海先生。他告诉我们,他们研究人员也猜测过可能施耐庵就是杨维桢的笔名,因为这两个人的年代记事相似度太高了,但是在《水浒传》中出现的一些地名又是杨维桢所接触不到的,所以这个猜想也是一直得不到证实。

老莲——陈洪绶

陈洪绶的故居地在枫桥镇陈家村,对于这个地方,相对来说我们大家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在去年的暑假,我们的暑期实践也是来到了这个小村庄,调查研究当地的古建筑。在陈家村,古建筑留存的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像当地的仲义房、萃伦堂、履素堂都是我们的调查对象。对我们来说,不论是他们窗沿上的雕花、门栏上的锈迹、亦或是屋檐的翘起都是一份别样的画卷。

在之前实践成果的铺垫上,今年我们小队并没有对陈家村的村民进行太多的访谈咨询,主要是前往了村委会、让他们的村长、书记等人对我们做了一些更为细致的介绍。

△图为队员于陈家村村委会进行成果展示以及访谈调查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董梦天摄)

后记

另外,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也参观了诸暨市的三贤纪念馆、枫桥镇三贤文化馆等做了更深的了解。我们发现,不说纪念馆里面展览出来的三贤书画、诗作等的复本,就是当地的历史古迹也是处处都有三贤的痕迹。不论是小天竺,或者是枫桥大庙,当地居民对于三贤都持一种自豪感。

  “三贤是我们这里的文化,是我们很骄傲的历史,这个对孩子们也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

  而我们也从陈海会长的口中得到,三贤文化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忠孝节义”,这也是枫桥当地最重要的文化的根。这一次的实践调查对我们小队的每一个成员来说都是重新发现一段历史的独特经历,我们深切的体会到当地居民对三贤文化的热爱,我们也希望这种文化、这一段历史能够得到更多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shizx.com/zjyy/293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