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由市文广局、市博物馆、市书法家协会等部门组织牵头,乡土文化研究爱好者阮建根和郦勇承担主编的《诸暨摩崖碑刻集成》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该书收录了我市现存秦代至民国时期摩崖碑刻余种,这是我市第一次较大范围地对境内遗存的摩崖碑刻开展挖掘整理,也是一次全面性的文化普查,更是地方文史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
诸暨自古就有“婺越通衢”之称,历史上,许多文化名人在此留下足迹和佳话,如王羲之、董其昌、王阳明、祝允明、海瑞、陈继儒、俞樾、马一浮等,都曾游历于诸暨,或与地方士子有交集,因此,也留下了众多摩崖碑刻。
千百年间,这些栖身于高山深谷、古道荒丘、古宅深院中的摩崖碑刻,是我市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诸暨的文化瑰宝。
为了留住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市文化部门开展历次文物普查和碑刻史料考证,也对散落在全市各地的摩崖碑刻作过较为系统的整理。3年多前,由市文广局、市博物馆、市书法家协会等部门组织牵头,阮建根和郦勇担任主编,启动了《诸暨摩崖碑刻集成》的编纂。
《诸暨摩崖碑刻集成》内容涉及社会历史、劝学兴教、交通水利、宗教习俗等,其中有一些摩崖碑刻对研究中国历史乃至书法史都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如:
现存的东晋书圣王羲之在浣江边留下的“浣纱”摩崖▼
浣纱摩崖
历史文献记载的秦代“会稽刻石”拓本,也称“李斯碑”,由李斯撰并以小篆书写,碑文三句一韵,每字四寸见方,以小篆书写,共字,其内容主要称颂秦王统一中国的业绩及秦王朝奉行的大政方针;
当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撰写的《诸暨盘山小学记》
除了这些著名的碑刻作品外,还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出土墓志铭也被收录其中,如市博物馆保存的宋代姚舜明墓志铭、董康嗣墓志铭等,它们记载了所处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及个人信息,是史学者订正古籍和补充经史的珍贵资料。
▲草塔大方亭碑记
▲戴氏宗祠节孝碑
▲店口小沧浪摩崖
▲暨阳街道城西望云亭亭额
▲江藻禁赌碑
▲九里山踪寄白云石刻
▲牌头德昭壶范碑
▲雀尾岭抗战阵亡将士墓碑
▲石子岭凉亭额
▲同山达材书院前序
▲小天竺姜宸英手书帖石
诸暨人的金石史料编撰由来已久:
南宋著名金石学家、璜山人王厚之撰写的《金石录考异》《钟鼎款识》《复斋碑录》等,是研究金石碑刻的名著;
清代高湖余懋棅,发现断碑残碣于地下,辑录《杭郡庠得表忠观碑记事》,使一代文豪苏东坡《表忠观碑记》重见天日,为杭城人文增色;
民国时期,高湖余重耀搜罗碑刻拓片种,于年4月捐赠浙江图书馆;
《两浙金石志》《越中金石志》等载录的诸暨摩崖碑刻史料,也都记述详备,考订细微。
《诸暨摩崖碑刻集成》的两位编者在编撰体例上做了创新,并非仅仅是对拓片资料的汇编而已。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来收集整理,因此,该书既是对碑刻文献的整理,也是一部融合了既往诸暨金石历史的集成之作,等于是续接了一部较为完整的诸暨《金石志》。
……
来源:文广新闻出版局
供稿:徐可良
审核:袁金
责任编辑:赵娟
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