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绍兴市诉源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诸暨枫桥召开。诸暨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键在会上分享诸暨法院诉源治理工作成效及相关经验。
诸暨法院充分利用“枫桥经验”发源地优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法院的关心指导下,发挥在纠纷化解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诉源治理成效显著。年1-9月,新收各类案件件,同比下降7.93%,其中一审民商事案件收案件,同比下降19.26%。年以来,枫桥法庭收案连续四年下降,总降幅将近50%。
一、落实三项机制治未病,促进纠纷源头化预防
延伸服务机制。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司法服务网络,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推进“共享法庭”建设,其中枫桥镇已实现村社区“共享法庭”全覆盖。
风险预警机制。每季度编发《法庭工作通报》,及时发送司法建议,主动对接基层四个平台,实现纠纷事先预警、提前介入。
考核激励机制。将一审民商事收案数列入人民法庭考核指标,压实矛盾纠纷的源头防控责任。1-9月,五个人民法庭收案下降12.13%。
二、把握三个环节治小病,推动纠纷分层式过滤
纠纷引得出去。主动融入矛调中心建设,未经调解的矛盾纠纷分流率%。大力推广运用浙江解纷码,至今已通过浙江解纷码在线调处案件件,成功件。
人才请得进来。主动借力辖区调解资源,枫桥法庭设立乡贤调解等8个特色调解工作室,牌头法庭实行“村支书进法庭”参与调解。组建天平调解工作室,对矛调中心调解不成的纠纷进行二次过滤。1-9月已调解成功案件件。
指导对接得上。建立条块结合的定向指导机制,各业务庭及人民法庭与13个专调委及所有乡镇(街道)调解组织建立对口业务指导关系。打造“数字诉服”应用场景,推动实现诉前解纷与诉讼解纷的全流程无缝对接。
三、紧盯三个关键治已病,确保纠纷实质性化解
简易案件快速审。发挥民商事审判繁简分流改革试点优势,扩大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1-9月,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12.8%,一审当庭宣判率上升27.63个百分点,平均审理天数同比下降9.33天,未结案同比下降32.01%。
复杂纠纷一次解。以当事人角度推进“一件事”改革,切实防止“程序空转”,促进矛盾纠纷一次性化解。加强立审执破兼顾,1-9月份,立转破、执转破案件分别立案6件和45件,化解执行案件件。推广运用示范判决机制,三年来,共通过示范判决机制化解纠纷件。
债务履行自动结。建立人民调解促进自动履行额外奖励机制,至9月底,民事调解自动履行率上升9.45个百分点。对申请执行案件进行执前催告和解,探索执行领域全流程数字协同改革,对失信人员开展分级分类联合惩戒,正面激励和反向倒逼相结合促进自动履行。
下一步
诸暨法院将不断深化诉源治理工作,持续擦亮枫桥经验金名片,为奋力打造具有诸暨辨识度的共同富裕县域范例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
上午,参会人员赴枫桥人民法庭,调研基层法庭参与诉源治理工作和诸暨法院执行“一件事”改革情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