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早在越国前期,先民就在这一带建都,宋朝以来素为诸暨市东北部的重镇,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地灵毓秀,人才辈出……
走进枫桥老街,隐隐约约间,有厚重古朴的气息从一角一落中透露出来。
站在枫桥老菜场的街口,可以看见一颗大树,是香樟。樟树为神木,也是枫桥人心目中的风水树,他们认为种着香樟可以辟邪、长寿、吉祥如意。据说初时有一排,后来就剩这一棵,一站就是很多年。白墙黑瓦的房子,应该是浙东民居的特色了。白墙上开了小小的窗子,一打开,感受到的就是远近几条街上的熙熙攘攘。老街的名字很有意思,看门牌竟然叫做新街,因为在建造这条街的时候,还有历史更悠久的老街。
昔日的繁华还可窥之一二,据考,这里曾经是周边城镇的人口集散地,还有义乌客商在这条街的其中一条弄堂里备有客舍。楼上木窗,楼下青石板台阶,在那个下雨天,是否有路人站在台阶上与关窗的主人打声招呼:“我来得呐楼下躲个雨奥~一时不注意,打扰了戴着老花镜正在打篾筐的老师傅。这家新街老鞋店,店老板一般都是躺在一堆鞋子中间的椅子上,鞋子没有高贵的鞋架来衬托,有人要买时,他就从一堆的鞋子里找出认为适合你的那一双,生意成与不成就看双方乐意了。站在这个路口可以看到的东西,向前与向左右完全不同。一眼望不到头的巷子,前面有什么?向左是几条街汇集的街口和嵊县鞋庄。说起这个嵊县鞋庄,确实有过大热的时候,枫桥人几乎把在这里买鞋作为炫耀,“我个双鞋是嵊县鞋庄买得来各”。突然见到古色的房子,据当地人说,这是古镇重建的样板房,他们很感激政府。所以说,有的东西,就算是时间流逝,还有人会念念不忘,愿意付出更多的心血去尽可能地还原它。彩仙桥,据说是解放前一个白丁所造。那个年代,拉车、挑担全靠人力,那么陡的一个上坡,确实为难了很多要拉车、挑担过桥的人。一个白丁却造成了桥,造福来往行人,让人心生敬意。从彩仙桥拐了个弯,枫桥江乍然出现在眼前,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沿江而行,左边是宽阔溪流,右边是古镇小巷。七拐八拐,可能就会走入一个老台门,院中还有主人家种的南瓜藤肆意生长,带来不一样的生机。这是枫桥以前的电影院,现今已经告别热闹,变成一处民居。枫桥江被当地老人称为外江,有外江就也有内江。内江是枫溪江,这是枫溪江的入口处,江水清清。五显桥,一座很特别的桥,随着河流改道,曾经的两个桥洞有一个已经在陆地上,只好加长桥身。所以一半是桥洞,一半是桥墩。桥上一左一右共六个龙首,它们曾经很重要,只要水漫到龙首,就代表警戒。今日,岁青苔掩面,但还在日复一日地监测水位。枫桥老街,带着厚重的历史印记,承载着枫桥人新的希冀,继续前行……
今年枫桥镇总投资多万元,打造总长度4.1公里的枫桥街景提升工程,成为枫桥古镇对外展示的“金字招牌”。文明诸暨出品
黄玲芝、孙文明、陈海
依然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