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最开始的话久别诸暨,此次归来,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诸暨的角角落落,感慨颇多,诸暨的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让我惊叹不已。但是最让我难忘的还是诸暨的那一道道美食,因为是他们,才让我感受到那不变的味道,那是家乡的气息,妈妈的味道。
第一天,次坞——打面最先到的是次坞,这是一座打面的城市,连朱元璋都百吃不厌的面,在我们诸暨,连全国连锁无人能敌的沙县大饭店和兰州大饭店,都在他面前败下阵来。目前次坞打面也在全国遍地开花,隐隐有动摇沙县跟兰州的趋势啊!所以说,到了次坞必须来一碗地道的次坞打面,闻面香、吃面条、尝面汤……。在老街找到了“先友打面”,这家次坞打面界的鼻祖,它的前身是“清夫面馆”,店里的肉丝面7元一碗,据说是次坞最正宗最便宜的,嚼劲十足,回味无穷。
第二天,应店街——狗肉应店街的狗肉,熟而不烂,油而不腻,香味扑鼻,让人垂涎三尺。晚上吃一碗狗汤面,全身暖暖的,确实十分美味,果真名不虚传。
第三天,马剑——馒头在诸暨马剑一带,几乎家家户户过年时都会做马剑馒头。馒头色泽亮丽,但不是像劣质的馒头暗淡无光,或色泽过于亮丽。其形丰满,入口有浓烈的酒香味。将咸菜焖肉夹在馒头中间,大口咬着吃,更能感觉出其中美味。第四天,五泄——西施团圆饼西施团圆饼在酒席上常有,现在也成了诸暨诸多农庄必备的山野风味。以纯正精细的面粉或荞麦粉作皮子,用山地土产香脆萝卜,青葱,香椒与鲜猪肉拌和为馅,手工包制而成的一种扁圆饼子。以文火煎烤而食,其味爽而不腻,辣而不重,又香又鲜。
第五天,草塔镇——羊骨头到了草塔,能看到大大小小的羊骨头店,在老街上一大早就能闻到羊骚味。不过早饭还是跑到南街63号吃了“年糕粥”,据说是草塔最正宗的一家。手握一团软软的年糕粥,一边走一边大口咬,美味而痛快。中午的时候走进一家羊骨头店“羊骨头”又称一绝,啃骨头呷老酒既实惠又浪漫;羊骨头也能作为招牌菜,这是诸暨草塔独有的现象。羊骨头,顺便把羊肉、羊血、羊肝等等尝个遍!第六天,同山——羊羹早上来一碗红烧同山大馄饨,鲜香美味,赞不绝口。中午自然要尝尝羊羹了,同山林茂而草盛,所产羊肉皮薄、肉精、少油、白净、膻重,原汁汤搅早米粉,羊杂碎加红辣椒,味道纯真,辣口生津,清肺润喉,还有羊汤、羊汤面、羊杂煲。虽然都点的都是小份,但是真的是十分饱肚,看来第二天要吃点素的了。
第七天,牌头——松花饼今天到了牌头一位老同学家里,尝尝小时候在他们家吃过的松花饼。松花饼烤制的时候就是满屋的香味,满满的小时候的味道。松花饼里夹红糖,过着白粥,香香甜甜的味道很好,真是的一道记忆中美食。因为松花粉采集比较麻烦而且十分有季节性,这道美食是越来越难吃上了。第八天,安华——牛汤安华名菜,餐桌上所有原料都来自牛,不仅牛肉做得远近闻名,牛汤也熬得炉火纯青。前天同山的羊肉吃多了,还是得收敛一下,在新菜场的一家店点了碗牛汤。从锅里舀出一碗牛汤,放上牛杂、牛血等配料,辣椒在汤上飘香。吃一碗牛汤,顿时感觉牛气十足,安华牛汤,果然是名不虚传。第九天,璜山——藤羹藤羹是诸暨独有的美食,其他地方还真吃不到!食用方法类似粉丝或米线,烧煮时加入雪菜、笋干、蛋皮等配料,绝对美味!第十天,岭北——盐焗鸡很少有人能够抵挡得住盐焗鸡的诱惑,这些岭北农庄的盐焗鸡在周边县市已经小有名气了,在杭州的餐馆也能点到,不过当然比不上原产地的土鸡了。在山顶的一家农庄,点上一只盐焗鸡,看着锅里满满的盐,柴火灶慢慢把鸡肉焖熟,一道原汁原味的美食即将呈现在面前,心里不免有些小激动。呼吸几口岭北清新的空气,眺望远方的城市,好像一直呆在诸暨,不曾远离。带了几袋的玉米饼给杭州的好友,现在的人都喜欢这种五谷杂粮。第十一天,陈宅——糖央白糖红糖和米粉蒸的,蒸好之后用荷叶包起来,吃的时候有荷叶的香气,这是小时候的味道。现在的糖央已经没有了荷叶的包裹,所以会少了那股清新,不过还是不可多得的美味。第十二天,东白湖——鱼头豆腐把胖头鱼的鱼头和豆腐同煮,入味鲜美,诸暨人很少有不爱吃的。胖头鱼鲜在头上,活杀胖头炖豆腐,佐以生姜、老酒、陈醋,嘬骨头鲜美无比,喝汤汁腥膻全无。第十三天,浬浦——红薯粉丝粉丝本身没有多少鲜味,但它的吸附能力很强,和其他各类肉菜搭配,都能做出很好的味道。当中数红薯粉丝质量、口感最为上乘。第十四天,街亭——麻花诸暨麻花,土话叫“麻鸟”,经过油炸后金黄璀璨,口感酥脆,掰着吃特别有趣。在街亭的街上买了一些尝尝,蛋香味很浓,似乎跟小时候的味道没有多大的差别。第十五天,王家井镇——冻猪蹄来到凉风洞,不可不尝最负有盛名的天然冻猪肉,一只土鸡白斩,一盘猪肉冻,两样小蔬,很快被饥肠辘辘的我一扫而光。第十六天,暨阳街道——西施豆腐去西施故里走了一趟,在里面吃了西施豆腐,烧法有点小变化,但还是很喜欢。西施豆腐,又称煎豆腐,也有称大豆腐的,十足的妈妈的味道,豆腐雪白细嫩,加上配料,清汤而烩,汤宽汁厚、滑润鲜嫩、色泽艳丽。第十七天,大唐——烤肉大唐是一座年轻的镇,很多美食都跟草塔相近,不过看到了很多烧烤店烤肉店,生意异常的红火。白天吃了大排面,参观了袜业市场跟袜艺小镇的基地,感觉大唐未来的发展确实不可限量。晚上的大唐也是热闹异常,大唐的烧烤店烤肉店也开始人山人海。第十八天,陶朱街道——霉苋菜梗中午在建德回味了一下次坞打面,晚上突然想吃霉苋菜梗,想想也很好笑。不过这种把苋菜梗“霉”成臭臭的味道,有几个诸暨人没吃过?现在很多人都会用来蒸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这应该是最高境界了!
第十九天,直埠——麻糍诸暨人有“搡麻糍”一说,那甜甜糥糥的麻糍也着实好吃,来诸暨的时候与朋友约好去他们家搡麻糍去,举起木锤,开始一番敲打,自己做的麻糍就是好吃。第二十天,店口——清蒸白鱼白鱼纹理细腻,肉质鲜美,为鱼中上品,虽然烧法多多,但“清蒸白鱼”在店口堪称一绝,白塔湖里捕的本地活鱼,烹制而成,色彩艳丽,鱼肉洁白,细嫩鲜美,汤汁清淡。第二十一天,阮市——鱼汤这里是有名的炒货市场,有着全国各地的炒货。不过当地鱼庄也十分众多,白条、螺丝青、鱼干都是招牌菜,有一种煮透的鱼汤,是用很多杂鱼一起炖出来的,味道也是格外鲜美。第二十二天,山下湖——红烧蹄髈山下湖的“红烧蹄髈”远近闻名,在我看来比东坡肉好吃数倍,猛火蒸制,纹火走油,色泽红润,皮肉入口即化油而不腻,精肉细嚼酥而不烂。第二十三天,江藻——番薯芝麻片小时候吃过,前几年又开始红了,被称为中国的薯片。烤的焦点的,脆脆的,香香的,薄薄的,光想想口水就下来,要切的薄薄的才好吃,太厚了就硬了咬不动。在江藻采购了不少水果,当然也必须把这种小时候的味道带上。第二十四天,浣东街道——油灯盏专门去找的一道美食,走了很多乡镇都没有看到,在这里的学校门口找着了,感觉没小时候的好吃,不过能够吃到还是很满意了。一个小小的油灯盏里面有萝卜丝,藕,豆腐,腌菜,热油里炸成金黄色,十分诱人。第二十五天,东和——野菜宴“马兰头”、“荠菜”、“紫云英(草子)”、“蒴菜”……无不来自田(山)间地头,绝无半点农药残留,一顿野菜的盛宴,把我肚子里的浊气一扫而光。第二十六天,赵家——十二碗赵家当地的十二样土菜,包括蒸三鲜、红烧肉、肉丸、胖子(蹄膀)、老千张炒咸菜、皮卷等,荤素搭配,十二之数寓意月月安好,年年富足。吃不了这么多,就吃了个三鲜,尝尝鲜,听老人讲讲以前的故事,算了下要走的日子,十分不舍。第二十七天,枫桥——酱爆肉“枫桥酱爆肉”既有豆瓣酱的固有清香,又有土猪肉的特有鲜嫩;因为要回城了,淡淡的伤感总是挥之不去,又走了一遍枫桥的角角落落。如果没有诸暨,美食界将失半壁江山
西施豆腐、安华牛陶汤、同山羊羹、草塔羊肉、羊骨头、羊汤、羊汤面、羊杂煲、应店街狗肉、枫桥酱爆肉、红烧蹄髈、安华饭烀猪肉、清蒸白鱼、胖头鱼炖豆腐、马兰头、荠菜、紫云英、岭北六谷饼、青山番薯干、安华木莲豆腐、岭北盐铺鸡、东和山鸡煲、紫阆清蒸土鸡、枫桥红烧鸭白米粽、灰汤粽、肉粽、四角粽、三角粽、狗头粽、甜麦饼,咸麦饼,软麦饼,硬麦饼、牌头松花麦饼、京团、糖漾、麻糍、年糕、马剑镘头、五泄团圆饼、草塔葱油饼、安华杨梅馃、纱帽馄饨、糯米烀藕、次坞打面、浬浦藤粳、诸暨榨粉、荞麦菱、米筛爬、水磨汤团、素烧鹅、团圆馃、油灯盏、豆腐包、闷青、同山秣稷烧。
诸暨美食在诸暨,你记忆中妈妈的味道究竟是什么呢,欢迎后台回复与小编互动。12万诸暨人的潮生活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