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诸暨特产
诸暨新闻
诸暨生活
诸暨房产
诸暨美景
诸暨医院

诸暨次坞的美食和文化

每一个热爱旅行的人,一定也是十足的吃货吧,很多的旅程本就是为了放松心情,从忙碌的工作、学习中出来,慢慢的享受旅行中的美食美景与惬意的时光,美食就是人生之中最能让人感觉活得质地丰满、滋味美妙的一些存在。

对于吃货来说人生的一大美事就是吃万里路了,品尝美食是旅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体验,在探寻美食的过程中也能了解不少当地的民俗文化,出门在外当然不能委屈了自己的胃,让舌尖感受不同的诱惑,所谓有美食的陪伴吃货的旅行再也不寂寞。

一碗面的人生至味

次坞镇是诸暨市和杭州交界的一个镇,和店口毗邻,“打面”是一种由北方面粉特制的面条,传说宋朝迁都杭州,有一个宫廷面点师因闯祸从宫中逃走,流落到次坞一带乡间后,就在民间流传开来。“打面”,顾名思义,秘密全在于一个“打”字。和好面之后,要用一根一米多长、直径约四五公分的大棒“打”面团,反复打压两三个小时成了薄薄的面皮,再折叠起来切出面条。真可谓“千锤百炼”,不仅是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一般人还真做不了,但这种做法使面条极富韧性,口感爽弹,不会因为久泡而变软。次坞打面在烹饪时也颇为讲究,必须要两只锅同时进行,其中一只锅用沸水煮面条,另一只锅炒菜和配料,面条煮好时立刻捞出倒进炒菜锅,之后再放入各式调料。

为了探寻这口面驱车40公里前往次坞镇,循着次坞新区新建道路往前走在沿街一排中好不容易找到,没有醒目招牌没有豪华门面就这个貌不惊人的小铺,便是如今名噪一时的“次坞打面”的源头所在“涵文打面馆”。

这家店己经传了三代,店家姓韩,至始至终守着家里的老铺子已经半个多世纪。下面用的猪油是自己悉心熬制的,面里的咸菜是自家种、自家腌的,黑板上写的面花样可真多啊!

最豪华的不出意料的也是虾仁配鳝鱼,有幸和它们并列的“蛋卷”深深的吸引了我,在和老板确认是蛋皮卷肉馅儿后,果断一定要吃。

当服务员把简约的白色陶瓷碗装点的次坞打面放在我们的面前时,先是那料足,丰富的面料盖满了面碗;其次是那面,粗粗的一根根分明绝不含糊;再一闻那香味,一股特有的看味直钻入鼻孔,让人食欲大开,赶紧动手下筷子……仔细品味一下蛋卷,厚度在2毫米左右的蛋皮和豆腐皮,卷起1厘米左右的纯肉馅。我猜是上锅蒸熟的,咸鲜突出,不软不硬,鸡蛋的细腻裹着肉汁的鲜嫩,实在太让我喜欢了!一口面咬下,那面可真筋道呀。那面料除了大排外,还有嫩嫩的笋片,爽口的豆芽菜,鲜鲜雪菜,鲜得差点咬下自己的舌头。

美中不足的好象汤少了点,而且有点偏咸。我们将这个意见向老板娘提了。结果老板娘说,这正是次坞打面的特点:汤要收紧,面才能更鲜,所以偏咸……

大大一盆面下去,吃饱喝足后,还得去街上溜达溜达,消消食。

一把锁锁住了过去

漫步在次坞老街的石板路上,老宅、老街、老店……老街里的每个角落都是一幅古朴的风景画。偶遇在白墙黑瓦间席地而坐的老人,时间仿佛已在狭长的弄堂里静止。

一笼蒸糕蒸出了乡愁

在老街偶遇一家手工蒸糕店,这是一家祖传留下来的蒸糕作坊,采用传统制作手法制作蒸糕,木刻蒸糕磨具传承着对于传统美食的朴素坚持,讲述着次坞的乡土故事。

蒸糕,是次坞的四时节庆中,少不了的美食。旧时百姓们,新居落成,乔迁,做寿,非它不成,寓意是年年增高,长福长寿。

蒸糕外包裹的白色米粉松软可口,里馅包裹的芝麻或者紧薯浓香四溢,饱含着次坞人对故乡的爱以及童年的记忆。握在手心,看着蒸糕上寓意着吉祥如意的花图,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农人分享着五谷,分享次坞这片土地的薪火相传。以食,再识故乡,便难改乡音,也难解乡愁。

作坊还保持着纯朴,好客的主人一定要让我们尝试下,一块小小的蒸糕,甜甜的暖在我的心里,这一份乡愁永远记在你我的心中。

#冬日逛吃攻略#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shizx.com/zjtc/31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