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张伟恩见习记者徐添城目前,诸暨市已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为辅助,慈善救助等社会助困帮扶手段为补充,儿童福利、救灾救济相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年共计发放各类救助金1.2亿元,惠及20.9万人次。这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诸暨全市民政和残疾人工作会议上获悉的。除了发放救助金,去年诸暨市民政局还大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完成了山下湖、东白湖、大唐等23家乡镇敬老院改造升级工作,确保兜底型养老;不断扩大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在全市照料中心(站)家全覆盖的基础上,新建村(居)委会居家照料中心29家,更方便老年人就近、就便享受服务,提升普惠性养老;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推进社会化养老,目前诸暨全市民办养老机构13家,养老床位张,在建项目4个,民办养老产业总投资近20亿元。诸暨市民政局创新发展社会治理,全面完成村(居)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不断提升基层民主建设,推进“枫源式”行政村创建工作,全市72个行政村完成创建。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搭建集社会组织培育孵化、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组织服务平台,积极推动党建引领下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工作水平位于全国领先水平,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此外,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诸暨市“数字民政”综合信息业务平台正式建立,真正实现了低保、低保边缘、临时救助等民政审批事项网上无纸化实时审批、补助资金社会化发放的“一条龙”办事流程。截至目前,已有74个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与以往相比效率提高了10倍左右,真正做到民政审核、资金发放,干部和群众都不用跑。今年,诸暨市民政工作将在加强兜底保障、加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加强拥军优抚安置保障等多方面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确保整体工作水平列入全省民政工作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