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遇到了单位侵权或者争议纠纷的事,直接找驻村干部就解决了,既公正又省时!”日前,万大姐在诸暨市王家井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帮助下,成功拿回了被老板拖欠一个多月的工资。
王家井镇有多家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多,“讨薪”是一些员工绕不开的话题。近年来,王家井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实施了“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按照23个行政村划分网格,让驻村干部协助劳资纠纷事件的处理。
“一些简易的劳资纠纷,由驻村干部直接调解,其余则由委员会受理。”王家井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人应佳烨说,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大家分头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该镇一针织厂的两名员工是情侣关系,两人打算回四川老家结婚,去年6月,他们向老板陈某提出辞职。陈某无奈只好答应,这时,看到老乡要走,另外两个四川人也不想干了。再三挽留无果后,陈某支付了4人部分工资,答应一个月后会把剩余的3万元钱打到他们的工资卡里,还预支了元钱给他们当路费。
后来,廖某等人担心陈某不兑现诺言,要求其立刻发放工资,遭到拒绝后,四人讨薪陷入困境,最后向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求助。受理案件后,应佳烨来回给双方做思想工作,经过两周的劝说和调解,陈某答应把3万元钱以现金方式当场结清。
据了解,在年度,王家井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劳动争议47件,调解率达83.93%。日前,该镇荣获“年度全省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优秀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