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8月7日,省林业厅出台《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新时代全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深入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到年林业总产值达亿元。
《意见》明确,要加快传统竹木加工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突破性发展林特产业,支持和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木本油料等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种植、养殖等,培育速生丰产林和战略储备林,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力争每年新增油茶、核桃、山桐子、油橄榄等特色经济林和中药材等林下经济经营面积0万亩。出台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范,开展“湖北省森林康养基地”创建命名活动;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开展赏花基地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意见》还提出,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和新业态,鼓励林业龙头企业开展联合、并购,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启动森林生态标志产品认证,引导各地创建林特产品优势区和林业产业示范园区,支持龙头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湖北名牌。发展林产品电子商务、积极引入“互联网+”新经济形态进入林业,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到年,新增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20家以上,林业专业合作社增至家,全省林业总产值达亿元。
上半年我省交通投资完成59亿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五湖北日报讯:8月9日,全省交通运输半年形势分析会透露,月至6月,我省共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59亿元,占年度目标的6%,稳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五。
数据显示,高速公路完成投资72亿元,普通公路亿元,港航建设3亿元,站场建设6亿元。建成一级公路.2公里,二级公路.5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完成公路安防“55”工程.6万公里,均顺利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武汉、宜昌、荆州、恩施、黄冈等地投资额靠前。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谢强表示,上半年交通运输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公路运输“客降货升”,随着高铁、网约车、私家车快速发展,公路客运量同比下降6.8%,而在电商快递等新经济的拉动下,货运量达7.5亿吨,同比增长.5%;二是水路运输“客升货降”,随着国家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大批临江化工企业被关停,大批非法码头被取缔,上半年水路货运量同比下降5.%,而环境改善迅速拉动了水上旅游发展,水运客流量同比增长6.2%;三是港口货物吞吐量“量降箱升”,在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下降的同时,集装箱吞吐量逆势上涨3%,运输方式进一步优化。
张维国: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秦楚网讯:9日上午,市委书记张维国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会议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科学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清醒指出经济运行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释放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为我们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领会、吃透精神实质,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结合十堰实际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确保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着力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要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不断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抢抓政策叠加机遇,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坚决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更好结合起来,着力做好做实“户户走到、扶贫作坊、安幼养老、强基固本”等各项工作;把污染防治与绿色发展更好结合起来,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严要求保护好生态环境。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继续研究推出一批管用见效的重大改革举措,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扩大有效投资,促进项目落地见效,为下一步发展赢得主动。要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地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要做好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投入更大力量增进民生福祉,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会议强调,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条例》是推进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是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举措。全市各级党委(党组)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条例》,增强纪律意识,永葆清廉本色;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坚持纪严于法、法纪协同,强化日常管理和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巩固和发展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常态化成果,真正让制度“长牙”、使纪律“带电”,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强化责任担当,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做好全市各项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会议听取了市直机关党建工作情况汇报,要求市直机关各单位党组(党委)认真履行机关党建主体责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开创市直机关党的建设新局面。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新武,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海军,市委常委陈东灵、周锋、沈学强、孙咏平、方建卿出席会议。市政协主席师永学,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张歌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本地新闻市人大来我县调研“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情况竹溪新闻网讯:8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张歌莺,副主任刘学华、余春存,秘书长王有群一行深入我县,就“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县委书记余世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福卿、副主任明道成等陪同。
调研组一行深入水坪镇沙坝村,详细听取了该村“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情况,走进扶贫车间详细询问了车间发展情况。该村以沙坝村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以“三大攻坚”为抓手,深入基地和农户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针对该村自我造血能力弱、产业基地规模小、质效低,群众增收难等问题提出了慰问金变股金的新路子,组建全县首家扶贫互助专业合作社;以脱贫攻坚为切入点,针对突出问题、重点项目开展督查,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00余件;坚持“三措并举”,监督推动政府防范金融风险,保护群众的钱袋子;以代表建议与实施“三大工程”相结合,推动解决污染防治问题,建设美丽乡村。
调研组一行对沙坝村“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我县开展人大代表聚力脱贫攻坚活动,各级领导重视、活动开展行动迅速、脱贫攻坚效果明显,实施过程注重创新,各项工作基础扎实,成效明显。
针对下一步工作,调研组要求,要把聚力脱贫攻坚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突出代表的主体地位,切实增强代表的责任意识和代表意识;要将脱贫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切实解决群众致富,农民增收的问题;要创新活动方式方法,进一步抓好基层基础性工作,确保活动开展取得更大实效。
县委专题听取基层巡察工作汇报:坚决做到“四个不放过”竹溪新闻网讯:7日,县委书记余世明主持召开巡察工作专题汇报会,听取了十四届县委第四、五轮巡察工作情况汇报。县委副书记杨武,县委常委陈英明、胡贤德出席。
在听取了三个巡察组巡察情况汇报后,会议要求,对巡察发现的问题要分门别类,进一步梳理归类,把握政策口径,加强与纪检、组织、审计、财政、扶贫等单位的沟通,认真进行甄别这些问题,修改完善巡察报告,做到问题精准,语言表述准确。要加强有关问题线索移交,注重问题整改和回访督促,反馈问题要原汁原味,切实做好巡察工作的后半篇文章。同时对共性问题整改要举一反三,认真查找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要对个性问题盯住不放,做到严格追责问责,起到处理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
会议强调,开展基层巡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把着力点统一到“两个坚决维护”上来。对被巡察党组织政治生态进行全面“透视”、深度“扫描”;突出监督重点,把着力点放在落实县委政府决策部署上来,体现到“三大攻坚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来。一是进一步规范巡察反馈材料。反馈材料要有固定格式,做到统一规范,巡察报告要参照省市巡视巡察的做法,问题表述要准确,不遮掩、不含糊其词,做到点名道姓、见人见事。二是进一步规范巡察反馈范围。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对巡察情况的反馈做到,既要向县委政府主管领导反馈情况,又要向被巡察单位反馈情况。反馈会上,要尽可能的有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参加,做到压实责任,搞好整改。三是进一步规范巡察问题处理。对于巡察发现问题的处理,坚决做到“四个不放过”,即:事情没有查清不放过、问题没有整改到位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处理到位不放过、干部没有吸取教训不放过。
周边动态湖北日报头版聚焦郧阳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建新居兴产业十堰市郧阳区是我省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易地扶贫搬迁对象75户人,预计8月底全区个易迁点全面建成并可搬迁入住。
如何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郧阳区的答案是: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确保舒心搬迁、放心入住、暖心生活、安心发展。
“山顶村”喝上甜水
就近安置,因地制宜谋发展
8月5日,盛夏中伏。天亮得早,张意昌起得更早。“哗哗哗……”住进新房、用上自来水的张意昌有些惬意。
37岁的张意昌家有5口人,母亲年老多病,妻子患有轻度精神病,两个孩子刚上小学。3年前,他家的两间土坯房被患有精神病的侄儿烧了,一家人只得借住亲戚家。“挣钱盖新房?想都不敢想。”张意昌感觉,那时的苦日子就像大山,一座接一座。
塘城村是个“山顶村”,有田、有山林,缺产业,特别是吃水难。“攒下一窖雨水,吃到来年夏天。”张意昌说,有时水太臭了,就多烧几遍,甚至在水里放几块生姜“压压味”。
今年3月8日,张意昌搬进了两层楼的易迁房。“搬家那晚睡不着,感觉像做梦。”张意昌楼上楼下扫了两遍,每隔几十分钟就打开水龙头看还有没有水。“易迁安置点0多栋房子都在国道边,到村部和教学点都只有来米。”村支书黄东生介绍,易迁点配套了猪圈、菜园、小广场。塘城村7个易迁户,一个星期内均陆续搬进新房。村里还从镇上铺设7公里自来水管道进村,彻底解决了全村吃水难题。
水通、路畅,塘城村借山场大的优势,发展多亩中药材种植。同时,从河南引入汽车座椅靠垫编织产业,村民们集中学习后,把原材料带回家,编织好后交给村里的扶贫合作社验收,合格品按元一个回收。如今,全村有多户村民加入编织队伍,人均每天可编0来个。“以往,村民们聚在一起打麻将,现在大家晚上乘凉时,手里都拿着编织垫。”驻村干部李宁说,今年,塘城村的香菇、中药材、汽车座椅靠垫等产业,总销售额预计近万元。“现在,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张意昌说,他种了0多亩地,农闲时还跟着邻居张金柱学贩卖西瓜、蔬菜等小生意,“要攒钱置办点新家具,把两个孩子培养好。”
————
郧阳区委副书记彭艳介绍,该区共有个安置点,其中近个属村内就近安置,该区精心选址,全面配套,因地制宜,在发展各类种植、养殖等产业外,每村均配套有“扶贫车间”或“扶贫作坊”,玩具缝制、手工编织、零部件粗加工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区开花,带动贫困户增收。
3村民变市民
区域集中,顺势而为强产业
搬家那天,轩宁国有一个喜庆而又痛快的告别仪式:6个倒立在板凳上的啤酒瓶被他高高举起,“嘭嘭”一个个摔得粉碎。
这6个瓶子曾经是“警卫”。轩宁国住在柳陂镇马鞍槽村,年夏天,一场大雨致使他家屋后发生山体滑坡。“夜里再也睡不踏实,担心土坡突然滑下。”此后,他在每间屋里立起两个酒瓶充当“警卫”,“山体一动,瓶子就会倒地摔响”。
马鞍槽村等7个村地处柳陂镇辽瓦片区,是地质灾害易发区之一,有处被列入十堰市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年,镇政府在几个村里规划寻找易迁安置点,要么难以做到相对集中,要么太偏无法配套产业。
镇、区两级党委政府多次会商,决定在集镇建设文化旅游扶贫村,将辽瓦片区的易迁户及全镇其他村不适合在村里就近安置的易迁户全部迁入。该安置点按景区标准建设,与郧阳恐龙蛋化石公园、子胥湖欢乐嘉年华融为一个大景区,同时建设村落文化记忆街、柳陂工坊街、汉江风情街三条文创街区。镇政府将这个安置点起名为“龙韵村”。
经过几轮筛选,确定龙韵村迁入98户32人。
去年月,轩宁国等00多贫困户首批入住。轩宁国在村里的合作社工程队打工,妻子在小区当绿化工人。两人还依托镇上的柳航袜业扶贫工厂,抽空闲时间在家里为袜子缝底、翻面,最多一天能挣00多元。
今年7月中旬,龙韵村98户全部搬迁到位,镇政府为有劳力的每个贫困户落实个万元增收项目,并配备菜地、幼儿园、文化礼堂、红白理事堂等基础设施。
“我们有四种就业渠道供贫困户选择。”镇党委副书记卫衍武说,袜业扶贫车间、扶贫作坊,能吸纳人;小区超市、全镇绿化物业等公益岗位,可吸纳人;00亩香菇基地可吸纳多人;未来三条文创街区建成,可带动就业人,“龙韵村按50万年游客接待量设计,大部分村民将吃上旅游饭。”
————
郧阳区区长胡先平介绍,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时要看区域环境是否“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看贫困户是否建档立卡、看群众搬迁意愿。结合安置点群众生活传统,按照“因地制宜、群众自愿、尊重多数、量力而行”和“小型安置区保基本、中型安置区保功能、大型安置区全覆盖”原则,实行水、电、路、通讯、教育、养老、物业等配套服务,确保搬迁群众留得住,住得舒心。
“钉子户”带头劝搬迁
挪出穷窝,创新驱动谱新篇
郧阳城区下游五公里左岸的山坡上,0多栋五六层高的楼房拔地而起,数百辆重型卡车来回穿梭……走进香菇小镇,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
看着每天不一样的香菇小镇,住户陈顺东自豪感油然而生。“这里要建大超市,以后购物方便了。那边在建大工厂,听说能容纳3多名工人。那边是个公园,以后孩子们都可以去玩。”
陈顺东老家在五峰乡小石沟村,是去年月来此“体验式”居住的个易迁户之一。“当时不愿意来,嫌离老家太远了。”陈顺东说。
入住不久,陈顺东种了6大棚香菇。技术有人教,香菇有人收,至今年5月,他收获茬,收入2.2万元。
“收入稳定,一家人能在一起。”陈顺东说,住了大半年,他喜欢上这里。上月底回村,听说一户村民对搬到香菇小镇有顾虑,他主动上门劝说。
香菇小镇是我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安置27户.5万人。
“香菇小镇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郧阳区副区长张浩说。
去年月,首批个贫困户入住香菇小镇,并配套上架香菇菌棒20万棒。至今年5月底,他们共销售香菇近万元。
香菇产业发展越来越好,其他产业也相中这里的人力资源优势。去年底,郧阳区先后从中国袜业之都——浙江省诸暨市引入袜业企业9家,今年5月,配套香菇小镇的湖北暨阳服饰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开工,建成后拟投放袜业设备0套,可解决3名富余劳动力就业。
与香菇小镇同步建设的还有香菇交易市场、香菇贸易街、香菇主题文化公园,一个人居环境优美、产业功能配套,集休闲居住、香菇种植、观光旅游、市场交易、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特色名优香菇小镇正现雏形。
————
郧阳区委书记孙道军介绍,全区围绕“富得起”抓产业建设,坚持安置区与脱贫产业同步规划、一体建设、整体推进。以“++N”产业扶贫模式为支撑,按“搬迁户+产业培育”增加经营性收入、“搬迁户+技能培训”增加工资性收入、“搬迁户+产权制度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搬迁户+惠农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为内容,突出发展香菇、织袜、务工经济,带动搬迁户全面增收,不让一人掉队。
十堰29个大学生创业项目获5万元扶持资金秦楚网讯:记者昨日从市人社局获悉,“年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第一批扶持项目评审结果出炉,十堰29个优秀项目共获得5万元无偿扶持资金。
该扶持项目由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团省委共同实施,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在鄂创业项目给予无偿扶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今年第一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评定出8个扶持项目,分别给予2万元至8万元的资金扶持,共计扶持资金万元。其中,十堰包括湖北电安测控科技有限公司、十堰市禾木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茅箭区三堰乐骑俱乐部在内的29个优秀项目成功入选,共获得5万元无偿扶持资金。
据悉,近两年来,十堰共有00个创业项目成功入围,共获得扶持资金万元。今年十堰第一批项目扶持资金将于8月中旬左右拨付至获得扶持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专户,第二批拟获0万元及以上项目通过专家复审核和电视大赛确定项目扶持金额后,将另行通知。
-End-
来源:网络综合
审核:任睿编辑:雷黎
竹溪要情
中共竹溪县委办公室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