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
16岁当学徒
32岁声名鹊起
“西泠印社”四字碑刻出自他手
大半个西湖景区的建设都有他的功劳
……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个传奇但又很少人知道的诸暨大师!
侯兴发,出生于大唐镇冠山村侯村街自然村,今年71岁
在杭州工作生活了26年,今年71岁的侯兴发终于回到诸暨,过上了充实而悠闲的退休生活:每天练练书法,抄写心经,刻个印,散散步……
16岁学习碑刻
年10月,初中毕业的侯兴发跟着五泄建筑社的师傅学习碑刻,认认真真地学了三四年。
后来先后进入诸暨市冠山建筑社和诸暨市冠山石料制品厂。“其实那时候还没有真正地接触书法碑刻,就是把基本功给练扎实了,刻的都是一些墓碑之类的。”
侯兴发告诉记者,“我做人一直都是这样,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不喜欢让人说三道四。所以当时学艺也是非常刻苦的,经常废寝忘食。在学习石工技术的同时,还不断地钻研书法艺术,自学碑刻。”
32岁负责三潭印月部分设计和施工
当时的诸暨,冠山石刻比较知名,而侯兴发也凭着自己的手艺,在业内声名鹊起。
年,他还负责了杭州西湖“三潭印月”景区中的“曲径通幽”照壁、“我心相印”亭景点的设计和施工。
被西泠印社相中,3年后为生计离开
年秋天,西泠印社派人来到诸暨,想找一位碑刻师傅,经人介绍,找到了侯兴发。“当时并没有说什么,就让我去试试看,能不能刻。我也胆子大的,之前虽然从来没有接触过,西泠印社这么大的来头,想也没想就去了。刻的第一幅作品,是一个人物。我也是凭感觉刻的,没想到获得了专家们的认可。”
那年10月,侯兴发被西泠印社特聘为碑刻技术员。这一刻,就是整整3年。
3年期满,本来西泠印社想留他,但因为要养家糊口,当时西泠印社的工资并不高,侯兴发想来想去还是离开了。年,侯兴发到杭州园林工程公司做设计顾问。
在这之后的岁月里,西泠印社有重要碑刻工作,首先想到的还是找侯兴发。
很多西湖景点都有他的功劳
在杭州园林工程公司任职期间,侯兴发又深深地“钻”了进去。
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侯兴发参与的西湖风景区建设主要有:
年负责杭州“曲院风荷”公园玉带桥建造的设计、翻样和施工;
年负责虎跑泉景点的道路修整工程施工,镌刻“虎跑泉”照壁石碑一块;
年负责太子湾公园二期工程山体道路的设计和施工……
年负责杭州西湖南线改造工程的设计施工,包括仿古石桥设计和施工、“古杭城模型图”浮雕设计和施工;
日本荷兰也有他的作品
侯兴发还走出国门,参与了他国的园林建设:
年和年两度赴日本,负责兵库县御津町万国梅花公园一期、二期工程的国内预制、国外现场施工,被日本当地政府评为“优良工程”;
年,他赴荷兰格罗宁根市,负责当地的哈仁植物园“谊园”工程的国内预制、国外现场施工,内容包括亭、榭、曲廊、展示厅、茶艺馆、九龙壁、画舫、石拱桥、道路、广场等。
侯兴发负责设计雕刻的山西应县木塔模型,由中国政府赠送给奥地利世界公园;
还有两对汉白玉狮子,年由浙江省政府作为友好城市礼品,分别赠送给日本静冈县和美国印第安纳州。
编写了全国性教材
年,侯兴发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评为首批“中国园林古建技术名师”。次年,他受建设部委托参与编写“中国古建园林”(石作专业)教材的“施工规范”和“验收规范”章节,将他个人长期的实践经验以制订行业规范的形式留存下来,为中国古建园林建设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年退休后,侯兴发也没闲着,他受聘担任杭州一家景观技术培训公司的实训课导师兼技术顾问,给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实习生和国培教师授课。“我虽然只是个初中毕业生,但是给那些大学教授上课,我仍然可以不用备课就讲上几天几夜。长期的实践经验和过硬的技术,就是我的底气!”对此,侯兴发自信满满。
只想为侯老点zan
请戳下面的大拇指
——end——
何珠华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