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如果从生态的视角去评价一项产业,香榧产业的综合得分一定很高。因为它的绿色属性更强,进入门槛不高,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结合得更完美。
这个“高分”产业,收益远远高于“一亩山万元钱”,是诸暨市赵家镇的支柱产业,全镇1万余位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年,全镇干果产量.5万斤,年产值达2亿元,预计今年干果产量达万斤,年产值2.75亿元。
一片香榧林背后是一个生态工程,更承载着全镇人致富的希望!放眼全国,随着近些年香榧基地几何级扩张,赵家香榧产量在全国占比不断下降。但香榧产量增了,市场销量却没有大的突破,以品质突立于市场的赵家古树香榧怎么蹬出自己的发展路?赵家镇在谋划中不断尝试。
又到一年香榧采摘季,即日起,杭州日报杭+新闻客户端联合诸暨市赵家镇人民政府推出《赵家香榧,有自己香法》系列报道,产业发展,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看“榧乡”赵家如何走差异化、精品化的品牌发展路。
赵家镇位于诸暨市东北部,会稽山脉西麓,是全国最大的香榧主产区之一。
“天下香榧看会稽,会稽香榧看赵家”,在赵家镇党委书记杨学锋看来,香榧与赵家镇就是共生体,“不可复制的古树香榧林是赵家镇最珍贵的财富,镇域内年以上的古榧树有2.5万株,年以上的古榧树有株,最老的‘香榧王’距今已有多年历史。”
靠山吃山,赵家镇全镇香榧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镇里1/3的人口从事香榧产业,很多榧农一辈子都围绕着香榧生活,而香榧也帮赵家人实现过“绿色赶超”。
一片香榧林孕育起山区乡镇发展的内生动力赵家镇榧王村村民骆葛亮一家就是典型的三代榧农,如今,骆葛亮和他的两个女儿都从事与香榧相关的产业,骆葛亮一家有榧树余棵,光香榧就能给他带来15万元以上的年收入。
然而,40年前,香榧还不是赵家人致富的“摇钱树”。
“村内粮食紧缺,村道不畅,为了鼓励香榧种植、解决榧农生计,镇里定期会给种植区内的农户补发粮票,即便这样,不少榧农都外出打工了。有些榧农也会把炒制好的香榧装进篮子、担子里,一步步挑出去卖钱、换粮票。”
榧农人家
90年代,在深圳一家服装厂当厂长的榧王村村民骆冠军回乡创办起第一家香榧食品公司后,赵家镇的香榧市场开始活络了起来。
谈起当初放弃厂长职务回乡创业,骆冠军坦言,基于对家乡香榧的深厚感情。“我从小是在香榧树下长大的。在深圳的香港超市,一包美国的开心果十几颗能卖到十几元人民币,我们家乡的香榧那么好吃,怎么会没有人买呢?”
于是,骆冠军就下定决心回乡了,香榧果那么好,香榧产业一定能做得起来!
创办香榧食品公司后,骆冠军做的第一件事是,创立了行业内首个品牌——“冠军香榧”,并注册了商标。在深圳管理服装厂的那几年,让他深刻认识到品牌化发展的重要性,因为“冠军香榧”的起步就有别于其他赵家香榧的销售,都采用统一的包装。
香榧包装
到年,阿土、榧皇、老何等其他香榧企业和商标也立起来了,从事香榧加工企业越来越多。
品牌效应加上政府搭台助力,短短几年时间,香榧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价格一路飙升。
年,诸暨市被命名为“中国香榧之乡”。年,香榧的售价已经翻了好几番,达到95元一斤,年时一度飙到至元一斤,近几年则稳定在元一斤左右。浙江冠军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省老何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成了全国最大的香榧加工企业,冠军集团还被评为全国重点林业龙头企业。
市场做起来后,像骆葛亮这样回村创业的农户也越来越多。就在去年,骆葛亮也正式注册了自家的品牌商标,利用互联网、村淘、 去年3月,《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保护规定》正式施行,规定明确了保护范围,理顺管理体制,落实养护责任,设立保护目录制度,提出开发利用举措。
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在逐步完善。去年年底一条约80公里长、串联起柯桥、诸暨、嵊州三地的环香榧森林公园道路建成,形成集旅游、生活与生产为一体的特色公路圈。
……
来源:杭+新闻赵家镇
责任编辑:沈雅妮
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