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公布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其中,诸暨枫桥镇杜黄新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绍兴部分)跟着小编一同了解诸暨这个示范村 杜黄新村
杜黄新村位于诸暨市枫桥镇西北部,由杜黄桥、新建和行山三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2.97平方公里,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浙江省未来乡村等荣誉。 自年以来,杜黄新村聚焦“党建红、土地褐、生态绿、丰收黄、科技蓝”,接续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匠心打造杜黄新村治理之美、产业之美、乡风之美,努力推动村庄和美秀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党建引领,打造治理之美 作为发源地,杜黄新村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治理高地,彰显善治为民治理美。一是畅通运行体系。试点首个村级社会治理中心,建成“乡村大脑”,完善“枫桥治理”线上平台,依托“浙里兴村治社”,真正做到上下贯通、整体智治、高效协同。二是消除管理死角。深入践行党建统领网格智治,将原来的3个网格细化至10个红色微网格,落实“1+3+N”网格团队配置,“最小单元”数治水平显著提升。三是重视群众参与。协助制订全省首个《村规民约制(修)订工作规范》,成立村规民约工作室,大力推进村级社会组织“1+5+X”标准化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价值,迭代升级“三上三下”民主自治模式,做到表决结果当场公开,实施方案及时公开,实施进度和满意度测评情况及时公开,形成了“民意引导决策、权力阳光运行”的村级民主管理新局面。
群众参观杜黄新村村室农业先行,打造产业之美 杜黄新村具有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是集科研、观光、体验为一体的数字化田园综合体。一是“借全村之力”打基础。年,杜黄新村在全市率先实现整村土地流转,将余亩“零散田”打造成余亩“聚宝盆”,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近60万元。二是“借专业之力”抓运营。年7月开始,该村和诸暨本土企业创意产业园合作运营,采用“无经费补贴,资源场地优先保障,运营公司自负盈亏,利润分成20万保底”的合作模式,主要开展招引项目落地、科技链接赋能、产品全线销售、开发研学产品等服务。三是“借资源之力”抓招商。深化与省农科院、枫溪公司、枫桥学院、文旅集团等单位的合作,通过招商大会、 以文化人,打造乡风之美 作为诸暨的全国文明村之一,杜黄新村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奋力打造“枫”尚杜黄新高地。一是构建文明高地,让温暖可触。持续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紧盯大操大办旧习,借助网格力量,做到“四重一好事事访、移风易俗场场到”,升级关爱基金,建成“爱心食堂”,打造公益“爱心角”,为残疾人提供创业场所,确保共富路上不落一人。二是构建惠民高地,让服务可达。充分利用村里闲置农房12幢,改建老宅2幢,开办爱心食堂、开心驿站、智慧医疗服务站等惠民场所,持续优化田上杜黄生活街,提升农夫集市周边环境,实现城乡公交、滴滴出行全覆盖,共享电车、丰巢快递、健身设施一应俱全。三是构建数字高地,让向善可感。改建“智慧医疗服务站”,通过居家照料、健康养护等多模式结合,实现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全方位智慧功能升级。村民畅享Wi-Fi、5G通信,享受“一站办、网上办、上门办”的便民服务。
杜黄新村的开心驿站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杜黄新村持续擦亮“枫桥经验”金名片,深入推进“文明实践”、科技赋能“千亩良田”,呈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生活美好的新气象,是“枫桥经验”引领下“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