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街道联合村、浣东街道盛兆坞三村、五泄镇十四都村、山下湖镇新长乐村……近日,年镇乡(街道)村级关爱基金培育提升名单公布,各镇乡(街道)的培育点从2个至9个不等,总计个。这是诸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先行试验区”建设工作所迈出的关键一步。
前不久,诸暨出台村级关爱基金建设五年提升计划,从今年到年,诸暨将对全市个行政村(居、社区)关爱基金分批进行提质升级。具体而言,按照边探索边完善边总结的原则,计划在年至年每年提升个,年提升76个。
据了解,此次提升行动主要围绕捐资途径、使用范围、管理流程、品牌培育等四方面展开。对村级关爱基金来说,“建”是基础,我市将通过持续捐、深度融、创新筹等多元化方式共“建”村级关爱基金,持续增强村级关爱基金生命力。为增强村级关爱基金吸引力,我市将突出物质共享和精神共享,即在精准帮扶的同时大力选树各类典型并广泛传播“关爱互助”理念,让共“享”将成为常态化。同样,为提升村级关爱基金公信力,我市将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多维管理,规范使用流程,以扩大群众知情权,提高基金透明度,规范化共“管”。
村级关爱基金要有影响力,“育”是要义。我市还将以姚江镇“小布衫”、次坞镇“小棉袄”等一批关爱品牌为示范引领,吸引更多志愿者加入,并强化激励,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同时深化推广“乡贤治村”模式,利用共情感召,让关爱基金成为乡贤参与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的有效平台。
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五年提升行动,努力将村级关爱基金打造成为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提供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