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发现最美90后,争做新时代弄潮儿”主题实践活动评选结果出炉啦!
诸暨枫桥派出所民警赵信
获得年浙江“最美90后”提名奖
身边的好民警赵信年6月毕业于浙江警察学院治安学专业,在校期间被评为省优秀毕业生,校优秀毕业生,多次获得“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各项荣誉,年12月进入诸暨市公安局枫桥派出所工作。选择,源于热爱---从走进枫桥所的那一刻起,作为治安学专业出身的他,没有选择自己熟悉的治安工作,却主动选择成为了一名社区民警。放弃自己熟悉的内容,选择一个陌生的领域,需要付出很大的勇气,这份勇气来源于热爱。原来。赵信在上学时就多次学习过枫桥经验,还曾对枫桥经验做过专题调研。这些经历,让他坚信,枫桥的杰出经验不仅是解决群众问题的好范例,更是培养优秀人民警察的肥沃土壤。他对枫桥经验有了越来越大的兴趣。
工作后,他如愿来到了枫桥派出所,亲身感受到的枫桥经验,使赵信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成为一名“杨光照”式的优秀社区民警,他就像一颗种子,扎在了枫桥所的社区中队里,勤学实干,走进社区的街巷,走进群众的家中。
勤学苦练,“三心二意”赢民心---为了做好社区民警这份工作,赵信主动向身边的社区民警学习,请教工作的方式方法。所里为他安排的师傅就是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吴嘉军。有了好师傅,再加上赵信自己细心观察、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终于用自己的“三心二意”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群众警务之路。
第一就是“爱心”年12月初的一天,赵信在结束了流动人口居住证办理检查工作正准备回所,途径阳春村一条偏僻的小路时发现了一名瘫坐在路边的老太太,当时天下着雨,老人已经被雨淋的湿漉漉的,赵信赶忙和同行的民警边赟上前询问情况,由于老人家喝了点酒,说不清自己的家庭住址,又腿脚不便无法站立,为了尽快将这位老人安全送回家,赵信将老人扶上了警车,又联系了阳春村的村警,在村警的带领下,最终找到了这位老人的家,将老人送到家后,赵信还不忘叮嘱老人家和她的家属,避免老人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第二叫做“责任心”清明前后,天气炎热,值班大厅突然想起了警报声,在枫桥镇枫一村枫溪自然村公墓附近有明火,火势很大,接到报警后,赵信和消防中队的车辆第一时间赶到了火灾现场,由于山上林木茂密,火势蔓延很快,而且着火点在半山腰,必须要把消防水管接上山,为了尽快控制火势,赵信和消防队员一起扛起水管,哪里起了明火就把水管扛到哪里,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扑救,火势得到了控制,此时又有群众报警称,在枫溪自然村公墓所在的山背后,又发现起烟,怀疑有明火,由于该公墓所在的山背后就是枫桥煤气站,一旦火势蔓延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危害,火情刻不容缓,赵信立马和组织起来的村民一起,进山巡查,没有道路,就用携带的勾刀劈出一条小路,不能确定具体的着火点,就巡山排查,不放过一个可能的火灾点,通过近3个小时的巡查,终于排除了火灾隐患,在撤离的路上,为了确保火灾隐患的排除,赵信又在群众报警点附近巡查,确保没有起烟等山火迹象之后才带队离开。第三锻炼出的是“耐心”赵信分管枫桥派出所钟山村和枫一村,为了更好的了解社区情况,赵信和村里的平安专管员一起开展走访活动,由于枫一村是个老村,村内的道路和居住环境比较复杂,赵信几乎走遍了村里的大小弄堂。起初群众觉得这个警察很陌生,进了群众的家门也没能说上几句话,了解不了多少情况,走访的次数多了,群众也慢慢熟悉了这个小警察,也开始找他谈谈自己的家事,倒倒和邻居矛盾的一肚子苦水,赵信都是微笑着和群众拉家常,和村干部一起帮群众化解矛盾,渐渐的,群众对他的称谓,也从口中的“警官、警察同志”到现在的“小赵、小警官”。“二意”是诚意和创意群众无小事,遇到群众需要反映问题,赵信总是热心接待,为群众泡上一杯茶,认真倾听群众反映的问题,邻里有纠纷,赵信就和村干部一起,主动上门化解纠纷,赵信时刻牢记为群众服务,让群众满意的工作理念,也收获了群众的真心和赞许。在平时的工作中,赵信也注意方式方法的创新,邻里之间有隔阂,群众来反映,又怕影响群众间的感情,赵信就找到村里两家人都熟识的朋友,让他去做“和事老”;走访特殊身份人员时有家属反映怕民警单独走访后在邻居间影响太差,赵信就配合常采常新信息采集工作和平安专管员一起上门走访,小的改变不仅仅考虑到了群众的“面子”,更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来源:政已阅、诸暨警方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