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读书时间
今天为大家请到的是一位江南才子
和他一起来聊聊西施文化
他是谁呢?
往下看
大咖介绍
王稼句
王稼句,苏州人,先后供职于苏州市文联、苏州杂志社、古吴轩出版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一九九0年以来编著书籍八十馀种,近著有《吴中好风景》《物产录》《怀土小集》《四时读书乐》《纵横姑苏》《坊间艺影》等。
此次参加第十五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是王稼句老师第五次来诸暨。王老师说,诸暨的交通、经济、文化发展和清秀山水,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诸暨文化的金字招牌——西施文化,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01
二千五百多年前,西施被越国献给吴国,就是送到了苏州的姑苏台。王老师告诉小编,尽管历史上吴国的灭亡与西施或有关系,但至今苏州仍保留“姑苏台”“玩月池”等遗迹。应该说,苏州人对西施还是充满感情。这背后的原因就是:西施是一种美的象征,她代表着传统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审美价值。
02
在王老师看来,西施文化的研究刚刚开始,可以更为深入。他说,西施既不是吴国的祸水,也不属于越国的红尘。作为一个客观历史人物,她拥有各方面的意义,不应只集中到一个点,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来认识。而用好西施品牌,打造文化符号,最重要的就是丰富它的内涵,做得更广泛,更深刻,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那诸暨该怎么做?
王老师还放了大招
王老师说,打造好西施文化品牌需要各方面的专家。不仅仅是历史学家,也需要做品牌的各界大咖共同参与,要将西施文化品牌做成一个综合体。当西施作为“美的文化符号”与诸暨联系更紧密,诸暨也会因为西施,拥有更大的魅力。
西施文化是每一位诸暨人心头的情结
传承弘扬西施文化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快和小编一起参与进来!
编辑
银育
审核
笨鸟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