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文化·独家出品
以前常有机会出差,每到一处,安顿之后,总喜欢循着热闹的方向徒步穿行,有时累了就在枝繁叶茂的古树下小憩,与当地人聊天,玩味那里的方言;有时经过一家聚居的庭院,就会好奇地朝里张望,探知一些民风民俗。当夕阳晚照,院子里升起袅袅的炊烟,饭菜的香味儿飘荡在街上,母亲半嗔半怒唤着玩兴十足的孩子,两鬓衰白的老人携手归途,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原汁原味的浓情写生,一种自然的温馨逸致油然而生。而这一切几乎全消失了,如今的城市仿若同一模式刻制,堆砌着标准化的面孔,风格雷同,个性匮乏,找不到一点原生态的城市灵魂。所到之处,恍若仍在原地打转,现在能勾起我残碎记忆觉得此地非彼地的,印象中惟有不久前涉足的绝代佳人西施的故里——诸暨。暨的地域不大,但人口密集,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风貌,倚山临水,清波叠翠。城南,李白诗中的苎萝山郁郁葱葱,城北,曲径通幽的五泄瀑布享誉华夏,而真正体味到诸暨古色古香的是城西的小巷。可以这么说,中国规模成型历史积淀沉厚的城市,大多是在断垣残壁的古都上建起来的,并且承袭着悠久的历史遗韵。弧曲连绵的胡同和香蕈的四合院耸起了大气磅礴的北京;油壁香车遗簪坠珥的巷子衍生了小家碧玉的杭州;富有传奇色彩的是上海,她的繁华和气派是在幽深灰暗的弄堂里崛起的,大上海的小弄堂藏龙卧虎,一身贵族气的旷世奇女张爱玲就是从森森的弄堂施施然走向世界的。因为毗邻杭州,诸暨的小巷与杭州的巷子一脉相似,只是浅些,也短了许多,开走几步便到了尽头。穿过铁路就是拾级而上的山坳,但诸暨的小巷柔肠迂回,站在原地一个侧身又入了另条小巷。班驳陈旧的瓦房,青灰色的单砖,黑黢黢的石板路,光滑的井台,仍有妇人们在蹲着淘米净菜,孩子在一旁嬉戏,还有西风残照下瘦骨伶仃的槐树、榆树……两边矮窄的垣墙,伸手可至顶,令人顿悟当年朱元璋和张士诚对垒于此的飞檐走壁不可不信可以全信,我甚至可以想象到丝裙曳地的西施挎着竹篮一款一摆从哪条巷子出来,走到巷头交拐处,顾盼一停,再折身穿过另一条小巷去河埠浣纱的情景,悠怀的情愫催生出一种无可名状的朦胧……诸暨是全国最大的香榧产地,巷子里一溜儿铺开的小店姿彩各异,现炒现卖者举目可见,异乡特有的手艺活给古拙的陋巷凭添几分幽秘。慢悠悠地走着走着,氤氲的榧香如春风沐我,洗落一路的风尘,积郁多日的烦乱随之消弭,挣脱樊笼的随兴所至,穿越尘埃的迷离,游走在洁净的时光空间,几度春秋几度沉浮,明心见性豁然开朗……这样的去处很难得了,尽管现在的诸暨失却了几分原貌,但钩沉的轮廓仍然清晰可厘,如果把她和我到过的城市混杂一起,我能轻易把她分列出来。周国平说,每个城市都有它自己的颜色,我站在西施大桥上,凝望暮色中烟视媚行的诸暨城,我说不准她的颜色,但我感受到了她的温情恬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与我们联系)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