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人食用霉苋菜梗历史悠久。
相传早在春秋战国之时,越败于吴,越王勾践夫妇入吴为奴,当时越国已国贫民穷,百姓皆以野菜充饥。有一老者,在山上采得野苋菜梗一把,其嫩茎、叶已食用,但又老又硬的菜梗一时无法煮熟,弃之又觉可惜,便藏于瓦罐中以备日后再煮。不料数日后,罐内竟发出阵阵香气,老汉取而蒸食,竟一蒸即熟,其味又远胜于茎叶,百姓闻之,纷纷效仿,流传至今。“霉苋菜梗”,色泽亮丽,色绿如碧,清香酥嫩,鲜美入味,助消化,增食欲,最宜下饭。没错,这就是诸暨一带的名菜——霉苋菜杆。对于这货的味道,喜欢的人觉得香气扑鼻,而讨厌的人觉得臭不可闻,和榴莲有点相似。
而这道菜的原材料就是苋菜。
苋菜,据《辞海》简释:苋菜,属苋科,一年生草本。叶长卵形,绿色、紫红色。穗状花序,花极小,黄绿色。种子极小,黑色,有光泽。性耐热,春、夏、秋栽培。幼苗作蔬菜,主茎肥大质脆,供腌制加工,就变成扬名四方的霉苋菜梗了。
在街亭镇周村的路边就随处可见这种绿苋菜。
食材:
主料:苋菜梗g,辅料:盐适量,香油适量
步骤:
老苋菜,去掉叶子,留下菜梗。
洗干净,切成段。
将切好的菜梗,泡在水中,一整天。
待水中微微出现气泡,菜梗端开裂,捞出沥干水分。
沥干水分的菜梗,均匀拌上适量的盐,然后封在容器中二至三天,待菜梗中出现白色泡沫,就成了。
捞出霉好的菜梗,放盘子中,加上适量香油后,上锅蒸熟即可。
对爱吃的人来说,这的确很下饭,但还是适宜少吃为好哦!
霉苋菜梗,你爱吃吗?
来源:街亭镇
供稿:陈森
审核:陈磊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