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诸暨特产
诸暨新闻
诸暨生活
诸暨房产
诸暨美景
诸暨医院

闲置碾米厂转型乐龄之家诸暨2025要实现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俞琪孙磊

老人们在乐龄之家惬意用餐。受访者供图

酥软入味的油豆腐红烧肉、色泽鲜亮的西红柿炒蛋、鲜嫩甜糯的炒青菜……3月6日中午,诸暨市次坞镇吴高坞村乐龄之家内,村里老人们吃着可口餐食,频频点赞。虽然正式启用还不到3个月,但这里已被不少老人当成“第二个家”。

而在一年多前,眼前热热闹闹的乐龄之家还是一处闲置的碾米加工厂。在走访听取村民养老需求后,该村立马启动改建工程,到了年12月底,集爱心食堂、老年活动室、文娱活动室等功能为一体的乐龄之家开业。何谓“乐龄”?这既是谐音60岁,也寄托着“老有所乐”的期盼。

吴高坞村的变化绝非孤例。如今在诸暨,不仅村社一级建起了乐龄之家,镇街一级更是迭代升级有了乐龄中心,其规模更大、功能设施更全面,能让更广泛的服务对象享受到优质的康养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是浙江“十项重大工程”之一,其中的“老有康养”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如何让农村老年人也能“优享”养老服务?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的诸暨,正从医、食、住、养等各个方面着力,让晚年生活更有品质。

老人们兴致勃勃地参加乐龄之家推出的文化活动。受访者供图

从暖胃到暖心

“小食堂”托起“大民生”

民以食为天。为了让老年人吃得好,诸暨用心用情见真章。

年12月,次坞镇吴高坞村乐龄之家爱心食堂开业现场,曾经出现暖心一幕:乡贤、村民排队捐款,共计余万元。同月,应店街镇十二都村乐龄之家爱心食堂正式开业,乡贤们纷纷捐款捐物,当天共收到善款60余万元,物资价值上万元。大家都说,乐龄之家来得太及时了。

“太及时”源自一个背景——在诸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有32.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0.1%,这其中农村老人的吃饭问题日益凸显。为此,该市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用两年多建设村级乐龄之家40处,爱心食堂家,服务个村(社)的1.4万名老人。

为了让老年食堂建设有章可循,诸暨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涵盖建、管、用全过程,建成了一整套“市主导、镇主推、村主抓、群众主力”的运行闭环。统一标准指引下,各村(村)纷纷创新举措,广泛吸纳老党员、老干部、优秀村民代表、爱心企业家等主动参与食堂运营。

每天中午,作为志愿主厨和送餐员,暨阳街道侣东村爱心食堂的大厨赵如华都会将一份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92岁的村民赵大校家中。有着40余年烹饪经验的他,一听说村里想办爱心食堂,立马主动请缨,他说:“能为老人服务,我很乐意,这样做是希望将来也有人能接棒,因为我也会老。”

如今,诸暨市每家爱心食堂都拥有专属的志愿者队伍,“公益五姐妹”“马小二”“红色村嫂”“鸿云燕”等志愿者明星品牌频频亮相,他们或是帮厨,或是送餐,或是义务管理员。此外,由志愿者维护的“爱心菜园”“爱心鱼塘”“爱心茶园”也纷纷出现。

要实现食堂可持续发展,造血能力得提升。

姚江镇汪王村爱心食堂与附近3家企业签订协议,每天为其提供多份员工餐;五泄镇西皇村爱心食堂依托该镇新开业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成功拿下研学学子的包餐业务;东白湖镇斯宅村利用爱心食堂推出“采茶季便民晚餐”,既方便茶农就餐,又增加爱心食堂收入……

诸暨通过不断探索、挖掘,让农村长者在老年食堂吃出“幸福”味。

老人们在乐龄之家的活动中领到礼物,开心得合不拢嘴。受访者供图

从养老到“享老”

服务中心升级成乐龄中心

要实现“优享”这一目标,不仅要解决“吃好”的问题,健康服务、文化活动、精神慰藉,缺一不可。

乐龄中心的出现,是诸暨以“爱心食堂”为基础,对爱老敬老为老服务的一次全面升级。

“以前自己锻炼,就是甩甩手、走走路,现在有专业的器械可以用,还有医生在旁边指导,锻炼效果肯定比自己练好。”在东白湖镇乐龄中心,蔡秋亚老人开心地说,这里是诸暨首家乐龄中心,自己几乎天天来这儿上“必修课”。

记者走入东白湖镇乐龄中心发现,这里设置有生活文化服务功能区、家庭支持服务功能区、社区日托服务功能区等6大功能区,从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精神慰藉、文化娱乐5个方面,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老人在这里可以吃饭、锻炼、学习才艺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传统的越剧、舞蹈、太极拳等课程外,我们还根据东白湖镇的特色,开设了香榧炒制、茶叶制作等课程。”东白湖镇乐龄中心负责人翁彩丽介绍,他们还以中心为主阵地,开展送服务进村活动,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送餐、卫生清洁等服务。

乐龄中心是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迭代升级版。目前,该市在东白湖镇、大唐街道、暨南街道、同山镇共建成4家乐龄中心,在全市建有40家乐龄之家。

从“天边”到身边

构建家门口幸福养老模式

“真想不到,以前都只是在电视上看看,如今在家门口也能享受这么舒服的生活了。”身为诸暨首批享受“乐龄”服务的农村老人,65岁的吴阿花十分感慨。

很多人都和吴阿花有着同样的感受。去年11月,听说同山镇乐龄中心启用,年已九旬的边淑雅说,一定得去尝个鲜。子女担心老人腿脚不便,体验服务有困难,最初犹疑不定。但当他们陪老人来到乐龄中心,就打消了顾虑。现场,工作人员热情地介绍,乐龄中心内配备有无障碍爬楼机、无障碍坡道、无线报警呼救、防滑地贴等适老设施,老年人进出、上下都很方便。

全方位适老化建设的乐龄中心,来自当地分层分类的精密设计。记者翻阅诸暨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印发的《“乐龄中心”创建工作的通知》,发现该市对“乐龄中心”的选址、设施、服务等方面都提出明确要求。

利用闲置场所,提供家门口服务。通知要求,须充分考虑区域内常住老年人分布、老年人生活习惯、便捷服务、辐射半径等因素,设置在老年人口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方,充分利用现有闲置国有资产,与党群服务中心、社工站等融合建设。可利用符合条件的小型养老机构、镇乡(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闲置学校、宾馆等场所进行改造、提升。

注重品牌化,做好适老化。通知要求,乐龄中心作为公共服务设施,应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保持相对独立。建筑面积不小于平方米,使用统一的标识,建设中心食堂。同时,二层及以上楼层设置老年人用房时应配置无障碍电梯或自动升降设备。

丰富服务项目,探索“智慧”应用。通知要求,要重点突出高频需求,结合“爱心食堂”强化助餐配送餐服务。围绕“五个老有”,丰富服务项目,积极整合老年学校(学堂)、老年电大等资源,开展老年教育活动。所在镇乡(街道)未建成康养联合体的,应优先在“乐龄中心”建设康养联合体。同时,积极发挥智慧助餐、健康支持、无感监测等功能,实现在线数字监管。

据悉,为确保每个村(社)都有一个专属养老阵地,诸暨正着力构建“居家+社区”的家门口幸福养老诸暨模式,推动实现老年人从“诸有颐养”向“诸享颐养”转变,计划到年实现乐龄中心乡镇(街道)全覆盖,让更多老人优享乐龄服务。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shizx.com/zjxw/31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