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住‘红枫居’真舒心,不仅环境好,价格便宜,还有一种家的感觉。”8月26日,在诸暨枫桥镇陈家村,来自辽宁大连的高玉荣悠闲地坐在出租房阳台上,一边喝茶一边进行文学创作。上个月,她以每月的租金签下了这套8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
改造后的闲置农房
陈家村位于枫桥城镇中心区,常驻人口人、流动人口余人,一直存在着出租房管理难、社会治安防控难、闲置农房利用难等问题。
去年,陈家村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筹措资金40余万元,创新打造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模式——“红枫居”工程,由村经济合作社与农户达成5年租房协议,在对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的基础上,对一批闲置农房,由村统一租赁、统一改造、统一出租和收益统一分配。截至目前,一、二期工程改造而成的86幢闲置农房已被抢租一空,为村集体带来近30万元经营性收入,第三期闲置房改造也已提上日程。
想不到,老房子一装修,租金翻了好几倍。高玉荣的房东、村民陈仲法开心地说。他的房子建于上世纪60年代,之前以每月80元的价格租给外来务工者。虽然有点经济收入,但老房子破旧,存在着电线老化等诸多不安全隐患,心里总是提心吊胆的。陈仲法说,推出红枫居工程后,村里以每月元的价格回租了老房,并投入2万资金进行标准化改造,现在,房子里智能锁、智慧用电装置、消防四件套、家具厨卫设施齐全,很有旅馆式公寓的范儿。
“红枫居”采用总台式管理,租客住得更舒心,还消除了安全隐患,探索出一套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服务新机制。村流动人口管理中心民警胡卫东介绍,出租房屋由村集体进行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同步设置集租房审核、合同签订、信息采集、监督检查、情况报送等功能为一体的旅馆总台。只要用手机扫描红枫居房子门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