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今年79岁高龄的张仙琴又和4个子女及家人们回到了老家大唐街道马店新村,踏青遥祭,缅怀先祖。久居上海的张仙琴一家,每年的各个重要节假日都会返乡小聚,按照传统习俗由子女轮番作东,在自家老屋下厨宴请亲朋。
“我觉得这样的氛围很好,希望我的子女和家人们能一直延续下去,不论事业做得多大,永远记得自己的根在哪里。”张仙琴说,多年来,长子戚发明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在外创办了公司,还回乡建造了诸暨第一个迷宫帐篷酒店,帮助老家发展旅游经济,几个弟妹也团结一心,协助老大打理公司,让她感到既欣慰又自豪。
边上学边帮衬父母照顾家人张仙琴与丈夫结婚较早,20岁那年就生下了大儿子,继而又生了两儿一女,加上家里有公婆要赡养,这对年轻夫妻担起了一家八口的生计。据张仙琴回忆,在孩子们上学前,夫妻俩以拉车为生,拉着手拉车,从诸暨走到萧山去贩卖谷糠,或者从临浦拉回萝卜来诸暨卖,这一来一回通常就是三天三夜,一车买卖大概能赚到15元至20元钱。
“后半夜困了就在车上或车底下打会瞌睡,饿了就吃出门带的冷饭。”张仙琴说,那段岁月虽然辛苦,但好歹养活了一家人。都说父母是子女最好的榜样,看着辛劳的爸妈,戚发明总是默默地帮忙照顾好家里的弟妹,为了减轻父母精力,他还等弟弟戚小明一年,在9岁的时候和8岁的弟弟一起上学,照应好弟弟。
上初中的时候,戚发明为了学业,每天晚上都会点着煤油灯复习功课。考上高中后,他每周五都会准时回家,趁周末休息时间在村里干活挣工分。
戚发明考上大学后,家里条件有限,母亲凑了50元钱给他当生活费。后来钱实在不够花,戚发明不想增加父母的压力,对家里只字不提,只在与弟弟戚小明通信时提起了这一情况。好在当时戚小明已经开始工作,他随即给哥哥寄去了生活费。弟妹几个看着,都以大哥为榜样,一边读书一边帮衬父母。
下海经商并决定回乡创业戚发明大学毕业后,曾就职于中石化,年下海经商,创办了上海前山管道技术有限公司,产品远销中东、东南亚和南美等各地。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兄妹几人先后进入公司帮忙,并将父母也接到了上海。“虽然大部分时间住在上海,但经常会让他们带我们回来小住,对这里的感情是割舍不掉的。”张仙琴说,遗憾的是,老伴两年前去世了,但也是在那一年,戚发明决定回乡创业,让一家人与老家有了更多的联系。
投资万元带动村里人致富“这个项目运营后,不仅让村里闲置的土地有了收入,还带动了部分村民就业。”马店新村党总支书记蒋东林说,年戚发明投资万元,建起了山地树林迷宫、野奢露营酒店和星空帐篷餐厅等,为马店新村引来了一波波游客。
近期热点
今年诸暨有点嗨!一月一主题,期期都精彩!4月有些啥?H5接力我承诺:公筷公勺,从我做起!“筷”来行动!诸暨市11个部门联合发出倡议诸暨一些“网红”旅游景点出现久违的火爆,你“打卡”了吗?祝贺!诸暨6个项目、8人上榜绍兴这个名单供稿:陈璐周秋莲编辑:陈少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