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月25日,兰溪兰江水位猛涨,从空中俯瞰,江边部分道路已被淹没。拍友 陈磊 摄
自6月9日进入梅汛期后,浙江各地遭受强降雨侵袭。截至6月25日8时,浙江梅雨量达.9毫米,是常年的.5%,有28个县(市、区)已超常年平均值,其中开化县雨量最大,为毫米,超常年值1.24倍。进入梅汛期后,全省有94个站点累计降水量超过毫米,最大为龙游县梧村村.2毫米。为何今年梅雨量这么多?
省气象台副台长罗玲介绍,今年的梅雨量确实较常年有所偏多,但具体多多少,还要看接下来梅雨的表现。“从目前中短期天气预报来看,接下来梅汛期的降雨范围、雨量、持续时间等都会逐渐减弱,但部分地方仍然有短时强降水光顾。”罗玲说。
进入梅汛期后,始终有一条深颜色的狭长雨带横亘在长江沿线上空。“这是因为冷暖气流势均力敌,目前,由于副热带高压稳定,西南暖湿气流加强北抬,与中纬度的冷空气在长江沿线交汇,形成了稳定的降雨带。”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解释说,只是每年由于夏季风的强度不同,降雨带所处的位置也会不同,今年夏季风总体偏弱,梅雨带也就总体偏南。
省气象台监测显示,6月9日8时到25日14时,杭州、金华、衢州、绍兴等地面雨量较大,大部分梅雨下在了浙北南部和浙中西部地区。
6月25日,民兵驾驶冲锋舟转移杭州西湖区双浦镇长安沙岛上的养殖户。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吴元峰 通讯员 王建军 摄
兰溪
迎战洪峰全城总动员
金华江的水冲过来了,衢江的水也冲过来了,波涛汹涌的洪水一浪高过一浪,地处三江交汇处的兰溪,正面临着严峻考验,防汛抗洪形势异常严峻。6月25日下午4时,兰溪发布防汛抢险紧急动员令,动员全市人民抓紧做好防洪抢险的各项准备,积极配合防汛抢险。
洪峰于25日晚通过兰溪,全市上下党员干部群众、部队官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极大的责任感和豪情,漏夜决战洪峰。
武警金华支队官兵抗洪抢险。拍友 余志磊 摄
救援一刻不停。
新一轮强降雨侵袭金衢盆地。自6月9日入梅至25日下午2时,兰溪气象站的累积降水量达到.8毫米。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金华市、兰溪市主要领导坐镇防汛指挥部,其他市领导深入乡镇一线指导抗洪,防指及成员单位按照防汛预案,全力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防汛抗洪,兰溪迅速行动起来,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涌现在兰溪大地。暴雨中,灵洞乡洞源村党员干部章锦昌在村中挨家挨户巡查,发现家住杨溪边83岁高龄的老人盛根凤被困家中。老人年老体弱,行动极为不便,未能及时撤离。“盛大妈,你放心,我们一定救你出来!”在场工作人员一边安抚老人,一边试图跨溪营救,但水流实在太急,没办法蹚水过去。紧急关头,章锦昌绕道从房子后面翻墙过去,到达老人家中。章锦昌背起老人,原路翻墙返回。老人被成功营救出来,安置到了安全地带。“你们在,我放心!”盛大妈眼中噙着泪说。
自救争分夺秒。
暴雨如注,兰溪广大群众全力投入到防汛抢险的战斗之中。
地下长河景区将游船运送到抗洪一线,助力抢险救援;奶茶店老板免费提供饮品、热茶,帮助受灾人员;有旅馆免费提供住宿,累了就来休息……
这边,香溪镇郭宅段大坝出现险情,施下村70多岁的村民施汝斌加入到抢险队伍中来,“我是村里的一份子,趁着身子骨还硬朗,能出一份力,就来了。”
兰溪各志愿者服务队第一时间奔赴防汛抢险一线。在兰溪水文站,“网兰车友会”志愿者服务队赶来参与救援,队员们将一只只沙袋装满,堆放在水文站门前,防止洪水涌入;在上华街道马达镇,志愿者们利用8艘冲锋艇协助运输物资,并转移了近20名被困群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义乌市紧急救援协会党员突击队来了,东阳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来了,浦江县红十字救援队来了……金华多支民间救援队火速支援兰溪,汇聚起抗灾救援的强大合力。
驰援雷厉风行。兰江水涨,兰溪告急!
哪有险情,哪就有公安干警和人民子弟兵。兰溪市公安机关全警动员,24日和25日共投入警力人次,走访群众户,排查危旧房屋等各类隐患处,协助转移群众1万余人,救援、疏散转移被困群众余人,指挥引导、疏散车辆2万余辆次。金华、兰溪近名解放军官兵与民兵奔赴抗洪前线。
“来,接住,快垒上去!”浑浊的江水拍打着堤岸,在兰溪许埠、洲上、官塘等地,一个个身着军装、披着橙色救生衣的身影格外亮眼,他们或执铁锹、或扛沙包,一边抵御洪水,一边组织群众有序转移,红旗在风中猎猎飘扬。
从24日开始,兰溪市人武部成建制组织兰江、云山、灵洞、赤溪、女埠、梅江、马涧、香溪、诸葛等乡镇街道近名民兵,投入抗洪抢险战斗。
收到地方抗洪抢险任务请求后,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某旅出动余名官兵、30余台车辆,奔赴兰溪支援抗洪抢险。
根据武警浙江总队命令,金华支队闻“汛”而动,出动余名官兵,先后投送三个梯队,携带抢险救援器材,迅速驰援兰溪。
党员干部和人民子弟兵一起,合成一道坚实的屏障,共同筑起兰溪抗洪抢险的铜墙铁壁。
杭州合力排危难 昼夜守江堤
12小时合力追船除险
6月25日下午近3时,在兰江上漂浮了12小时的采砂船终于成功靠岸。
此前,这艘重达吨的采砂船,因为水位猛涨而意外走锚,给下游桥梁和沿线锚泊的其他船舶带来了重大安全隐患。3艘社会船只、5艘海事船只联合行动,展开了一场牵动人心的接力除险。
25日凌晨3时20分,在建德市地方海事处,一阵紧急的警报声打破了宁静:就在10分钟前,原锚泊于麻车水域的一艘采砂船因陡然猛涨的水位意外走锚,被湍急的水流裹挟着顺江直下。
这个庞然大物漂浮在江面上,就像脱缰的野马,极有可能摧垮20公里之外的三都大桥,同时给下游的富春江大坝和沿线锚泊船舶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按照当时的水流推算,采砂船到达三都大桥只需两个小时。接到报警后,海事人员立即出艇赶往事发水域。经过近50分钟的搜寻,海事人员终于在大洋化工厂前沿的主航道上,发现了走锚的采砂船。
“采砂船就是作业平台,没有驾驶舱。我们研究了三个处置方案,最后放弃了两个。”建德市大洋镇乡镇干部蒋华说。
经过多部门专家商议,最后实施的方案是:用两条大货船将走锚船夹在中间,将之带到附近缓水水域,再进行抛锚固定。
水流湍急,如何迫使其靠岸?海事人员驾驶着海事艇,先后三次拖带,顶靠采砂船,这才控制住了它的走向。下午2时左右,采砂船终于在大洋乾福码头的缓水水域暂时稳住了。
正当大家松了一口气时,岸边传来一声惊呼:采砂船又“跑”了!循声望去,采砂船再一次失控,摇摇晃晃随波而去。
这时,在岸边一直等候着的两条社会船只挺身而出,把采砂船稳稳夹住。“我们安排了八艘船只,守着采砂船。”建德市地方海事处副处长汪涛说,所幸的是,在洪峰来临之前,仅仅用了不到20分钟时间,就把采砂船稳住了。
在此之前,一只重达近3吨的锚,已经从新安江发出。下午4时,用于固定船锚的设备终于到位,这艘在兰江水域牵动人心的采砂船终于成功靠岸除险。
三天三夜巡堤抢险。
6月25日晚上8时,记者在桐庐县富春江镇境内的富春江大堤上看到,由各村党员干部组成的24小时巡堤抢险队2人一组,正在堤岸上巡逻。他们拿着手电筒,寻找着任何一个细小的渗漏点。
富春江镇参与巡堤抢险的党员干部们,已经轮流坚守富春江大堤3天3夜了。正是他们的积极抢险抗灾,确保了富春江大堤的安全。
入梅以来,富春江水电站水库库容居高不下,连续数日加大泄洪流量。截至记者发稿时,泄洪流量已达每秒10立方米。因长时间高水位浸泡,位于富春江镇境内的俞赵、上泗段江堤出现管涌等险情。
25日早上6时30分左右,俞赵村村委会值班室的电话响了起来,巡查人员在江堤上发现了一处3米宽的缺口。
险情就是命令。10分钟内,俞赵村党支部副书记周烈就带着30多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赶赴现场。
“如果不及时进行填堵,这处堤坝将被冲毁!”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周烈心有余悸,但也为党员们的表现感到自豪。“装沙袋、扛沙袋。每个人都淋着雨,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3个半小时后,这处缺口终于被封堵上了。此时的周烈和同伴们已经成了一个个泥人。
除了俞赵村,上泗村党员干部也坚守在堤岸上。25日傍晚6时30分,记者在富春江大堤上泗段碰到了上任才1个多月的村支书邹春华。从入梅以来,他每天都要到江堤上来巡查。“从24日晚开始,水位上涨非常迅速。我们所有党员干部和民兵全部严阵以待,随时出动。”没聊几分钟,穿着雨衣的邹春华就又沿着江堤开始巡查,“趁着天还亮,再多看点地方。”
从23日开始,富春江镇共有多人坚守在防汛岗位上。仅25日一天,就用掉了多个沙包,处理管涌、塌陷、没堤等险情9处,疏散转移群众余人,确保江堤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月25日,遂昌县妙高街道党员干部会同民警冒雨迅速转移群众。拍友 金建强 程昌福 摄
金华
奋战一线上演“生死时速”
“我们30名工友终于脱离危险了,太感谢你们了。”6月25日上午10时30分,随着最后一批被困员工被成功救出,浙江正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拌合中心负责人徐翼生紧握着救援官兵的手说道。
正方交通拌合中心地处金华国道与杭金衢高速公路交接位置的西北侧。连日持续强降雨导致附近的郭塘溪水位暴涨,厂区地势低洼,积水快速上涨。情况危急,大家及时拨打了报警电话。
接警后,相关部门立即行动,全力营救被困工人。
上午8时,婺城区人武部官兵带着橡皮筏前来救援。半个小时后,第一批受困员工被成功营救。9时30分,金华市军分区和市消防支队官兵也带着装备赶到现场。在各部门合力营救下,只用了不到3个小时,所有被困员工全部获救。
6月24日晚上9时15分,暴雨如注,金东区曹宅镇潘三村村支书张仁林带着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再次出现在危房住户钱大爷家中,“党员活动室的门已经打开,你们爷孙俩先住那吧。”
别看张仁林连夜巡查“动作敏捷”,可就在6个小时前,医院病床上。今年50岁的张仁林胸痛已有3年,常年服药。就在两天前,他右手发麻,连筷子都拿不稳。经初步检查,医生认为是由于脊椎压迫造成的,最好采取手术治疗。医生建议张仁林先住院一周观察情况,并让他“背”上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对心脏进行24小时监测。
计划赶不上变化。6月24日,雨越下越大。当天下午3时,张仁林决定赶紧回村里。一回到村里,张仁林马上和村两委党员干部一起,挨家挨户查汛情。
25日上午9时25分,武义县履坦镇履三村广播发出指令:请全体党员迅速到村办公楼集合,带上铁锹等工具参加抗洪!播完通知的10分钟内,43名党员全部集合完毕,一些村民和党员家属也来了。装砂石、运沙袋,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共筑堤防,守住“生命防线”。
85岁的老党员朱松海执意要来参加抗洪,在现场干得十分起劲。“你们别看我年纪大了,身子骨还硬朗着呢。”说完,朱松海又麻利地装好了一个沙袋。
衢州
党员干部筑起坚强堤坝
暴雨、大暴雨、暴雨红色预警!在抢险救灾关键时刻,衢州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在风雨中践行忠诚担当、为民奉献的职责使命。
“老婆,我在村里抗灾,等忙过这阵马上回来。”6月25日上午,衢江区后溪镇菖蒲垄村驻村干部、党员王应建和家属打了一通简短的电话,又一头扎进了雨里,赶赴村民家中劝导搬离。
妻子刚刚怀孕,由于工作繁忙,王应建很少照顾得上。3天前,妻子出现身体不适,医院,那几天正是后溪镇雨量最大、灾情最重的时候,王应建忙于下村走访、转移危旧房住户。虽然镇里实施的是AB岗轮班制度,但看到人员紧缺,王应建自觉留了下来,24小时工作在岗位上。
近日,常山普降暴雨,当地电网故障频发。作为运维检修部专职人员,国网常山县供电公司年轻党员洪和强身负灾情收集上传的重任。
为了确保汛期常山群众的安全用电,6月25日,洪和强在妻子产女时选择坚守岗位,直到妻子在
国土重点地区督导巡查
6月25日上午,省国土资源厅研究部署全省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从6月24日16时起,省国土资源厅已将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已派出3个督导组分赴重点地区指导防灾工作。据统计,从6月23日至25日16时,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共发布地质灾害预警次,协助各地政府撤离、转移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人。全省发生地质灾害灾情12起、险情19起,无人员伤亡,其中成功避让1起。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