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人,黄公糕吃得多了,却未必知道黄公望是谁。
不过,小编今天不是美食羊,而是考古羊。
黄公望是谁?元代著名大画家,名闻海内外的《富春山居图》作者。据清朝光绪《富阳县志》记载,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大痴道人。
而最近,应店街镇上山坞边黄自然村退休教师黄国瑞、文史爱好者陆晓军等人,更是通过考证和搜集文史资料,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在边黄村中有一座大坟山,里面有一座无名古墓,有可能就是黄公望的墓地!
曾在应店街隐居不过你知道吗?这位大画家,与诸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据考证,晚年,他曾隐居诸暨应店街一带。他的一些画作中,也明显有着诸暨山水的影子。
据陆晓军考证,五泄源头大岭山的山脉走势、溪流流向,竟与《富春大岭图》有着惊人的相似。
而与黄公望同时代的画家张雨曾为他作诗写道“阆苑之台迟子久,不当正为松江鲈”,“子久”是黄公望的字,“迟”是使人逗留、停留,意思就是说黄公望在阆苑隐居过。这个阆苑,指的应该就是现在的应店街紫阆,因为自古以来,紫阆就有“紫府洞天,阆苑仙境”之誉。
而黄公望的另一幅名作《九珠峰翠图》,画上的山水风光,与现在的五洩风景区五洩湖大坝至五洩禅寺前这一带的风光,也有着高度的吻合。
无名古墓的玄机在边黄自然村,世代相传有一座独特的古墓。随着时光的流逝,无名古墓的外形已荡然无存,只能看到一个平凡的土坡,长着荒草。但在黄国瑞和其他村民的记忆中,这座古墓堪称规模庞大。
“我记得当时墓前有旗杆,四周有石栏杆,立有石柱,地面上有石板铺设,旁边有水塘,前面还有人造的风水埂。墓穴有左右两级石扶梯可以走下去,墓穴上面是拱起来的石板,还有墓门也都是用大石头砌成的。”黄国瑞说,“据说棺木用粗铁链吊起来,是悬空的。不过墓里面到底怎样,谁也没见过。”
新中国成立初期,古墓前面的那些石板、石柱还有石扶梯等,都被村民挖走用于建造水库。
80岁的村民徐均浩住在古墓附近,他回忆说:“当时这些大石板要七八个人才扛得动。这个山坡,自古传下来就说是有一座大墓,所以这山就叫大坟山。这座古墓占地面积大概有一亩多,规模比较大,有一定档次。”
既然黄公望晚年曾在应店街隐居,那么这座古墓的主人会不会就是他?黄国瑞大胆猜测:“黄公望曾做过小吏,因受累入狱,出狱后隐居江湖,入道教全真派。也就是说,他是一位道士。那么我们村的这座古墓,会不会就是他的最后归宿呢?”
而悬棺一说,更是与黄公望生前的愿望相吻合。陆晓军对黄公望的生平颇有研究,他在查阅文史资料时发现,黄公望生前曾表示,希望自己能得道成仙,棺木不要着地。
事实上,多年来,黄公望墓到底在哪里各地学者看法不一。目前公认的黄公望墓位于江苏常熟虞山西麓小石洞左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但有专家认为,常熟的黄公望墓系清嘉庆二十二年(年)5月黄公望的十六世孙黄泰修建的,且是从黄公望养父处常熟小山迁来。年,距黄公望逝世已多年,其间并没有黄公望墓葬常熟的史料记载。
因此,有专家推断,常熟的“黄公望墓”应该是他的衣冠冢。
那么,边黄自然村的这座无名古墓,究竟是不是黄公望的墓地?因为缺乏有力的证据,目前来看,依然是个谜,有待进一步考证。
——end——
文
何珠华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