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诸暨特产
诸暨新闻
诸暨生活
诸暨房产
诸暨美景
诸暨医院

号外三部清代诸暨县志首次集中出了点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诸暨历史上有三部修于清代的《诸暨县志》,分别为《康熙诸暨县志》(二十卷,清蔡杓主持,章平事、杨浣编纂),《乾隆诸暨县志》(四十四卷,清沈椿龄主持,楼卜瀍等人编纂),《光绪诸暨县志》(六十卷,清陈遹声、蒋鸿藻编纂)。这三部县志保存完好,对延续诸暨文脉、传承诸暨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及意义。由于时代原因,这三部县志的原版都是比较晦涩难懂的古文,排版也与现代阅读方式有差异。最近,诸暨市史志办整理出版了这三部县志的点校版,方便更多的读者阅读,更清晰地了解诸暨的历史与发展。诸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来享有“文献之邦”的美誉。唐宋以来,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元明清诸朝以至于近代,更是名家辈出,典籍的刊布传世,蔚为壮观,其中,历代公私纂修的志书多达十种。地方志书虽多已佚失,但后人所修之志,多有赖于前人,故层层相因、代代相沿,以迄于清。据记载,元末明初黄邻所撰《诸暨志》(十二卷图四卷)或为诸暨史志发韧之作,此后“修志者皆以此书为嗃矢”。自此以降,陆续有明骆象贤撰《诸暨县志》(卷册不详,佚失),明知县彭莹主持编修的《诸暨正德县志》(卷册不详,佚失),明知县朱廷玉主持编修的《诸暨嘉靖县志》(卷册不详,佚失),明知县徐履祥主持编修的《诸暨县志》(八卷,佚失),明骆问礼撰《诸暨隆庆县志》(二十卷,佚失),清初知县张士琳主持编修的《诸暨县志》(卷册不详,佚失),清章平事、杨浣编修的《诸暨县志》(二十卷,存世),清楼卜瀍编修的《诸暨县志》(四十四卷,存世),以及清陈遹声、蒋鸿藻编撰的《诸暨县志》(六十卷,存世)。另有清赵概撰《诸暨县志纠谬》(一帙)、清傅墨林撰《诸暨县志补订》(二卷)。清朝为中国方志发展的鼎盛时期。清朝有记载的《诸暨县志》共有四部,并纠谬一部,补遗一部。目前,除清初张士琳主持编修的《诸暨县志》因未及时刊布而亡佚以外,其他三部志书均有保存完好的本子流传于世。“这套点校本既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需要,也是建设文化大市、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诸暨市史志办副主任、《诸暨市志》编辑部主任戚曹良告诉记者,“事实上,这套书从7年前就开始酝酿了。”记者了解到,担任主点校的是诸暨民间文化研究专家杨士安先生。7年前,他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之后,在市史志办的主导下,又有了刘效伯、何根土、余文军等文史专家的参与点校。最终,这套点校本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可以说,这套书汇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他们都是较真执着的人,正是有了他们的呕心沥血,才有了今天这一成果。”戚曹良说,“几位参与者在点校过程中,耐心查阅了各类工具书与可供参考的文史资料,反复比对,认真校核。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完成了任务,体现了文化自觉与历史担当。当然,点校整理古籍旧志是一项艰苦而烦难的工作,难免存有错漏之处,敬请读者教正。”点校本重点校了这些内容:1、《康熙诸暨县志》刻于康熙年间,单面九行,行十九字。存世较少,已知仅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有藏。其中,国家图书馆藏《康熙诸暨县志》(简称国图本)为全本,上海图书馆藏《康熙诸暨县志》(简称上图本)不全。此次整理,以国图本为底本,校以上图本、《乾隆诸暨县志》、《光绪诸暨县志》,部分缺讹因无他本可校,暂以缺字处理。2、《乾隆诸暨县志》刻于乾隆三十八年,存世也不多,已知仅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有藏。国家图书馆存十册,天津图书馆存全十四册。此次整理,即以天津图书馆藏《乾隆诸暨县志》为底本,校以《康熙诸暨县志》《光绪诸暨县志》,仅订正其中明显错讹,其他一仍其旧。3、《光绪诸暨县志》有宣统元年刻本、宣统二年刻本,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均有藏。此次整理,即以诸暨史志办藏《国朝三修诸暨县志》宣统元年刻本为底本,校以《康熙诸暨县志》《乾隆诸暨县志》,订正其中若干错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shizx.com/zjtc/313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