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诸暨特产
诸暨新闻
诸暨生活
诸暨房产
诸暨美景
诸暨医院

高考地理大题精选27桔槔jig

引言:它是我国入选第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是我国长江流域一种特殊的灌溉技术,极富地域性,凝聚了当地人民的智慧。桔槔灌溉,桔槔是利用杠杆原理的取水工具,早期的桔槔主要用于园圃中的“井”上,代替缸、瓮等来汲水灌田,后来也应用在湖、河、塘、溪的边上汲水。应用桔槔的汲水过程主要是借助人的体重向下用力,因而大大减轻了人们提水的疲劳感,因而是古代中国主要的灌溉工具之一。题目:材料一:桔槔井灌工程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年入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桔槔是一种井上汲水的工具,用数根十米左右直木或竹竿,一根竖立河边或井边,一根用绳子横挂在竖木的顶上,横木一端系重物(大石块),一端用长绳或竹竿挂上木桶,利用杠杆原理汲水。桔槔汲水灌溉,水顺着沟渠流入田中,再渗入地下,回流入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水循环系统。当地人将这种利用桔槔提水的井称为“拗井”。材料二:赵家镇多年平均降水量mm,土壤以砂壤土为主。历史上该地区夏季易大旱,而当地却有一块“兰台碑”,碑文是“天大旱,地特丰”。材料三:在当地素有“丘田一口井”之说,桔槔井灌是当地主要的灌溉方式。据调查,20世纪30年代前该镇拗井达多口,近年来拗井数量迅速减少,目前仅剩近千口左右。材料四:左下图为我国某镇部分区域简图,右下图为桔槔汲水图。(1)阐述该地区桔槔众多的有利条件。(6分)(2)分析该地区夏季易大旱,而赵家镇却“天大旱,地特丰”的原因。(6分)(3)频繁汲水会使拗井水位下降,为维持拗井水位,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6分)(4)分析近年来拗井数量迅速减少的原因。(6分)考点和解析:该题出的较为创新,以桔槔作为题引,考查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理环境,又反映出这一种灌溉工程逐渐减少的问题,提倡了对于传统文化或者工程的保护。自然地理和人文情怀都体现出来了,难度适中,是一道好题。但是学生需要审清楚题目,分为特征类、原因类和措施类3种类型。参考答案:(1)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位较高;土壤以砂壤土为主,挖井难度小;制作桔槔所需的木材、竹竿及石块丰富,可就地取材;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桔槔井灌方式适合个体劳动者使用。(任答3点,6分)(2)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伏旱天气,炎热干燥(降水少,气温高),易大旱;赵家镇位于盆地,地下水资源丰富,拗井可以提供灌溉水源;夏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每点2分,共6分)(3)在附近河流修建拦河堰,增加区域地下水补给量;保护植被,在盆地内修筑池塘、水库蓄水,增加地表水的下渗量;改进灌溉方式,控制汲水的频率和水量。(每点2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4)城镇化大量侵占农田,需要灌溉的农田面积减少;灌溉方式有了很大改进;农业结构调整,水田比重下降,需水量减少;缺少文化景观保护意识,拗井被填埋废弃。(任答3点,6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shizx.com/zjtc/30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