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婚姻。婚姻制度最早记于女娲伏羲的传说,到春秋战国时代,婚姻制度已较为完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域的差异,造就了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差异化的婚姻习俗。
据今已有多年历史的越国故都——诸暨,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婚俗文化作为越地文化繁衍不息的基础,既传承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礼规,又有其独特的地域色彩。
与大部分地区一样,旧时的诸暨婚姻也须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须合“六礼”之仪。一个完整的“诸暨宁”婚姻也会历经“说谋——定婚——迎娶——回门”的流程,而看似简单的婚姻流程中,却蕴含各色门道。
一、说谋
在旧时,婚姻主要靠媒人说合,即如今的“相亲”。这个媒人旧书上称为“月老”,俗呼“大媒”,戏称“吃三壶瓶”。年新中国成立后被称为“介绍人”。媒人一般由家中亲朋好友、邻里乡社担任。诸暨素有“做成三对媒,阎王见了也要拜”的古训,帮人牵线撮合被视为一种积德善举。
男女青年到达结婚年龄(常为十七八岁,有甚者更早),就会有媒人往返于适龄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传达意愿,经双方长辈口头认可后,男家即写红笺请于女家,女家便将写有姑娘年庚八字的“允帖”(亦称“庚帖”、“口帖”)回之。
男家收帖后,拜过灶君,将“庚帖”压于灶君香炉下。七日后,取帖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男女双方八字大合,婚约基本确定。后风气渐开,随着个人婚恋意识的逐渐加强,媒人一般会安排男女双方相见,称“看大姑娘”或“看人家”。一切无异后,才进入实质性的婚嫁程序。
二、定婚
通过“说谋”相识的男女双方,在情感升温到一定时期后,就要择日定婚了。定婚日由男家请先生择定,写出红帖,请媒人数月前去女家奉帖,确定定婚日期。
定婚日当天,男方根据女方需求准备好聘金、定盘粽、礼包(诸暨最有名的就是桂圆包、荔枝包、白糖包)、衣料、首饰等,称聘礼,在媒人带领下请人挑至女家。女家会于当日中午,宴请亲朋好友吃“定亲酒”(亦称“定盘酒”),酒毕,向亲戚分赠礼包,亲戚受礼后须于结婚时回赠“送嫁”。
定礼酒后,男方客人辞别时,女方在原礼担里放上糖果糕点和以米粉搓成的“圆子”,称“回盘”。同时,返回一对礼包和少量彩金,并回赠男方鞋帽或衣料等。近代的回礼主要有各类糖果、米粉做红绿圆子、花生与红鸡蛋等,还有一套衣料和新鞋帽,是赠给未婚女婿的回礼。
男家于此日晚也操办酒席,并分送“回盘糕”。其后,女方就可以用男方送来的聘金准备嫁妆了,男方也可着手挑选结婚日期,准备嫁娶。到此,年轻小伙子已成了名正言顺的“毛脚女婿”了。
三、迎娶
吉日前一天上午男方把鱼、肉、鸡、鸭、粽子、馒头、香烟、老酒、喜糖和新娘垫坐的棉被等送至女家,俗称“接礼”。迎娶日,俗称讨亲。上午,男方备彩车、货车若干辆组成“迎亲队伍”,开至女家。
中午女家办“送轿酒”,宴请亲友。下午三时左右,吉时到,礼炮齐唱,盛装的新娘足不得沾地,由自家兄弟抱上车,在女傧相陪同下,带着嫁妆,前往新家。嫁妆必备大小脚桶、马桶、箱子等,余则据女方家境置办,所有嫁妆都贴上红喜字。随着年代发展,各种高档消费品如家电、车、房等,也作为嫁妆置办。
迎亲队伍到男家,男方手执火把将新娘引入。拜堂后脚踏麻袋(称“传代”)进房,“顺流嬷嬷”给新娘揩面,喂汤团,寓意团团圆圆。“顺流嬷嬷”需是村里公认辈分高、年龄长、福气好、上了年纪的妇女。
晚上,男家办“迎亲酒”,宴请亲友。长辈须赠新娘”红纸包“,称“拜见钿”。宴毕,闹房,称“吵房”。
四、回门
新婚第二天,新夫妻要带礼品拜见女方家长,俗称“回门”。娘家设宴执行,并请亲房陪饮,俗称“发脚”。新女婿新春岁首再次拜访,女方亲属亦需设席招待。按乡俗,回门之日,新郎新娘不能在女家过夜,但要等天黑才能回家。
随着社会的发展,婚恋观越来越以个人情感为依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早已终结。诸暨婚俗在遵循老祖宗礼规的同时,也紧随时代的进步,衍生了露天婚礼、旅行结婚之类受年轻人追捧的婚礼模式,而诸如“合八字”、“关牛团”、“传袋”、“闹洞房”等习俗已渐渐被剔除或被简化。
“柴米油盐不算啥,没有它还能叫个家?”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诸暨特有的婚姻习俗饱含着烟火气,跨越了多年的古越文化,根植于诸暨人的观念与生活中,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家喻户家的婚俗文化,也将生生不息地流淌于越地文明中。
嫁妆有讲究
子孙被子孙被子里要放红枣花生,寓意早生贵子。
诸暨老一辈的人现在还在盖这个被子,虽然比不上现在的蚕丝被,但是却意义重大。
子孙桶子孙桶,寓意早生儿女健康聪明。桶里面会放很多吉祥之物:枣子,期盼“早得贵子”;长生果(带壳花生,节数越多越好),寓意长生不老和多子多福;以及桂圆、荔枝、百合、莲子等干果;再放进五只红鸡蛋,象征“五子登科”等等。
这种木制子孙桶一般不太有人用,只是尊重传统而图个吉利。
水桶水桶亦称财势宝桶,寓意勤奋上进、事业有成。桶里放的吉祥物也跟子孙桶差不多。
脸盆脚盆亦称聚福宝盆,寓意健康富足。
子孙对碗子孙对碗是新郎新娘结婚那天,长辈特意烧给新人吃红枣、桂圆、莲心等甜点用的,为的是让新人们能早生贵子、甜甜蜜蜜、白头偕老,此间寄托了长辈无限的关怀和美好心愿。
红木箱柜结婚用的红木箱柜根据雕刻图案的分类,也有不同的寓意。一般有“禧”“双喜”“祥云”“如意”“铜钱”等,但主要寓意还是表达欢庆喜悦。
主编:洛洛
微编:小孟
版设:小孟
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往期精选
土灶中氤氲的那一缕乡愁
“烧样”背后的故事
十里方圆有亲眷
一匹遗失的璜山“神马”
翠溪公社,一个读书人的乌托邦
分享美好事物
长按扫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