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诸暨特产
诸暨新闻
诸暨生活
诸暨房产
诸暨美景
诸暨医院

清明,诸暨一男子梦到奶奶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时,今年的这个清明,你会想起谁?你在缅怀谁?又是哪些人勾起了你对过往的思念?

最近

诸暨的“汀卵”写下了对奶奶的思念

能不能引起你的共鸣

周汀年3月27日清明前

“汀卵,还不起来!心肝肉肉,还在困床……”一个身影蹒跚地向我走来,边亲热地呼唤。是阿嬷(奶奶的诸暨方言)!我猛地从床上弹了起来,看了下表是早上6点多,起来吧,不敢再偷懒该做事了。刚才原来是场梦,阿嬷已经去世一个多月了,小时候的清晨,她就是这样催我们起来读书的。

我在书桌前坐下办公,今天离清明还有一周,外面下阴雨有点冷,我仿佛听到了阿嬷走过来轻轻摸摸我的衣裳,喃喃细语:“汀卵,噶丢衣裳,要冻死咯,开穿起来”。我立马起身去换了羽绒衣披上,坐下来,已是满脸泪下。我的电脑桌面是阿嬷的遗像,看着阿嬷干净慈祥的面容,我还是写点阿嬷的回忆吧。

  阿嬷叫孙奎英,生于年民国十一年,算起来享年99岁,按照农村的习俗,算百岁老人了。阿嬷是诸暨下袁村人,祖上是武举人,父亲叫孙浩然,母亲叫蒋杏春。阿嬷的母亲是盘山村(诸暨又叫磨石山村)人。这个盘山村是民国的将军村,出了很多将军,她有三个舅舅是黄埔军校毕业的,蒋鼎文、汤恩伯也都是她亲戚,算得上是望族。阿嬷有七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四,二哥孙奎海西南联大肆业,三哥孙奎钺浙江大学农校毕业,后在云南搞农业科研(网上可查他的论文事迹),去年过世享年岁,老六孙奎仁云南大学毕业。阿嬷自己辗转就读过诸暨盘山小学,江西临川中学,后来她考上了师范大学,但由于时局她放弃了。

  阿嬷时常讲起她读小学的事。她说那个时代反对女娃上学,在舅舅们的坚持下她们家供她上了,由于孩子条件困难她也有点大了,在外婆家里帮衬干活边和兄弟们一起读书,课本也是和兄弟们一起分着看的。她十三岁才上学个子太高了不好意思,于是就跳过了一年级直接上二年级。在蒋鼎文创办的盘山小学里,她和兄弟们都是学霸,大家为省钱都争着跳级。阿嬷经常说起她的三哥的趣事,蒋鼎文非常看重他想招他为女婿,不过她三哥看不上蒋鼎文的女儿。在阿嬷的熏陶下,我们小时候觉得读书就应该是第一名。

  阿嬷经常给我讲抗战后的经历。日军侵占上海后,诸暨下袁的房子也被日本鬼子烧了,阿嬷一家在她舅舅们的资助下向后方逃难,逃到福建,再辗转到江西临川,部分男孩说是革命的种子从金华直接坐军车去了云南。一大家子人中有缠小脚的母亲,有需要背的抱的小孩,还有有限的家当。阿嬷是这老弱病残队伍里的中坚力量,负责问路、安排食宿,她们一路走,一路还要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异常艰险。一次她们躲在这侧,一个男孩躲在马路对侧稻草堆边,一个炸弹下来小孩被炸死了,一只手飞到眼前。她的弟弟孙奎炎在逃难途中得病死在了福建。我们听着听着,心里产生了一定要振兴国家的志向。

  到江西后,阿嬷在临川中学读学,著名的临川中学是顾祝同将军创办的。学校里除了学习还军训唱军歌,经常扎着绑腿(军人的装束)。整个中学只有7名女生,何其珍贵!那里的学习生活给阿嬷留下了很多美好青春的回忆,每次讲到这里她总是神采飞扬,也是在这个时期,她遇到了一个诸暨老乡周炳松。抗战胜利后,阿嬷一家回到了老家诸暨,在县城再次遇到周炳松后,他们结婚了。爷爷是个风流倜傥的才子,书法出名,当时诸暨有传“黄有光的猫,周炳松的字”。那个年代他辗转参加革命,牌头老家盛传他一度官当得很大,可惜英年早逝。后来阿嬷带着九岁的我爸改嫁给了璜山月形山下村的钟守良,我小时候很多记忆和趣事也都在璜山。

  阿嬷后来又生了三个孩子,从我记事开始家里总是欢声笑语。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在璜山一个学校做老师,教历史为主,我们喜欢搬个小凳子围在他的身边,然后听他给我们讲抗美援朝的故事。爷爷当兵时是搞通讯的,军功奖章有很多有记二等功的,爷爷当年还写过一篇文章在全军的解放军报发表了受到嘉奖,雄赳赳气昂昂 。爷爷待我和其它亲生的孙子外甥一样地疼爱,我小时候视力不好,据说吃蛇胆对视力有好处,于是爷爷到处找蛇胆,买到了怕烊掉还走路送到七八里外的读山初中来让我和酒吞下。

  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在溪江里拂浴游泳,傍晚时分溪江埠头人声鼎沸,村里几乎所有的男孩青年都集中在一起玩水,高台跳水泼水追逐角力,我经常搞到吃夜饭时间还不肯上岸,这个时候爷爷拿着根呼啸(竹条)赶来了,他从我的头上高高抡起,却轻轻抽打在我的脚上,那时一点也不疼。多年来,每每回想起来居然都是爱,可惜现在再也享受不到了。

  老屋的房子朝西,夏天的时候有点热,阿嬷就会把蔑席擦一遍让风吹干,到了睡前,孩子们抹了痱子粉就钻到了床的里床壁,蔑席凉噱噱很舒服,我们开始打闹翻奔斗,抓蚊帐里的蚊子,而阿嬷睡在最外侧给我们保护和安全感。她总是摇着扇子哄我们睡觉,通常睡前还会给我讲讲故事,智慧的徐文长,或者马头熊来吃不听话的孩子。孩子们若勿听话发出声音或者脚乱搁,阿嬷就给你一扇柄,所以我们睡觉必须笔直,大概这样我也养成了睡觉笔直的好习惯。我们最爱睡在阿嬷的里床壁,有时三四个孩子睡在一起,没得睡的还要哭闹。

  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阿嬷就给我看《岳飞传》,记得是我读的第一本厚厚的书。不时地,爷爷还给我讲里面岳飞抗金的故事,奶奶对里面的情节也是如数家珍,经常引用。怎么都感觉阿嬷就是书里的岳母,于是在我小小年纪我就记得要精忠报国,要文武双全,要有统领能力,我还一直梦想着找个白胡子师父学武功。

  阿嬷特别强调我们要读书,教导我们长大要读大学要做一番事业,经常讲上海有同济复旦,北京有北大清华,天津有南开,浙江有浙大,外国有哈佛牛津等等。她给我们讲的时候经常提到他的三个黄埔军校的舅舅和三个大学生兄弟,她也会适时给我们讲外面的大世界,小舅公在上海工作,侄女去了德国学习。

  我们放学后,就在门口的小方桌上围一圈凳子坐好,先做作业,阿嬷要求做完了再让我们去道地玩,阿嬷还常告诫读书勿好要打板子,除夕三十夜要吃豆腐渣,于是我们总很怕被轮到吃豆腐渣。我们家读书好的人比较多,我爸我叔叔初中时成绩都不错,尤其是叔叔初中时据说是璜山区第一名,可惜因为成分他没得读大学。我也算争气,小时候读书班里基本是第一名,还拿过多次璜山区的各种第一名以及县里省里的比赛名次,于是阿嬷把我的奖状贴满在厅里的墙上。后来我考上了阿嬷喜欢的同济大学,自然也让她觉得很高兴,姐姐弟弟们也大多读书不错。有了曾孙后,每次我们回家,她第一句就会问“小宁(人)读书好勿好”,我们答道“分,头一名”,于是她就开心刹了。

  阿嬷是个很爱整洁的人,她把屋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东西从来不会找不着。小小的两间房子住着六七个人,我反倒觉得挤得非常温馨。她给我们孩子身上穿着也总是拾掇得整整洁洁,我小时出去从不邋遢。她自己呢,从来都是穿着端庄干净,头发梳得整齐用发夹夹起。阿嬷很会安排,家里的一日三餐从来都很按时,就像钟表一样从不出差错。我们好像也习惯了,每天清晨我们起来的时候,香喷喷的早饭等着我们。到了晚上阿嬷会招呼我们一起帮做饭,那是老式的灶膛,于是我和弟弟们抢着帮爷爷做,拉风箱的拉风箱,烧窝窠(土灶)的烧窝窠,生煤饼炉的生煤饼炉,感觉就像活动。表弟大超大概只有四五岁,有一次轮不到烧火,急了对爷爷爆出“噶件守良,连窝窠都覅我烧”悻悻而去,成为美谈!说实在现在想起,那是多么美的画面呀!

  

阿嬷和村里乡亲都相处得很好,对村里人也很热心。老屋傍边的井要修了,她会发起牵头邻居捐款把井修好,洗衣服的埠头石板踏道坏了,她就发动村民们张榜捐款,抖拢钞票把埠头修了,完工后再张贴收入支出,清清爽爽。村里最大的溪江埠头就是我阿嬷的杰作,于是全村人都知道我阿嬷的能干而且知道她的名字,几乎没人称呼守良老嬷。我每次回老家省亲,村里人认不出我了,我就自我介绍说“我是孙奎英的孙子呀”,说的时候我总会涌起自豪。

  阿嬷是个特别乐观的人,抗战逃难,前夫去世,解放后文化大革命时,她和爷爷都被批斗得异常惨屈,每当回忆到这段时,阿嬷也会悲痛捶腿,但转身几分钟后就开始给我们讲笑话,似乎再大的困难都会变好。到了耄耋之年,如果遇到点伤风咳嗽,阿嬷老是给我们打趣说“朝,马上要和你们告别了”,我们答到“不会噶,您肯定活到岁”。阿嬷总格格地笑“活的噶长命,做何杂(何事)嘞”。我们去看她,她总是笑呵呵地自嘲“噶件老太婆,有何杂看头哎”,我们也跟着笑,“老祖宗多少香哎,来来我们合个影”。这时候阿嬷特别认真,“拍照片啊,我头开梳一下”,然后她要对着镜子认真地整理一番拉拉衣领,于是端坐中间拍照。

  阿嬷是一直看报纸的,轻健的时候看《诸暨日报》,甚至《参考消息》关心国际。她长年订了《健康报》,看到有好的健康文章,她会剪下来贴在本子上,所以她的健康知识很多。她平时非常注意锻炼身体,她的三哥年轻时打拳老了轮椅上还拍球活到岁,她总是以他为榜样,老的时候每天主动找点家务事做做动动,没有事体做的时候就一定要做些健身操动作,从不间断。她的视力一直很好,90多岁不戴眼镜还能穿针线,每当有人来看她时,她就会指着自己手腕上的石英手表,读出上面的细细的英文字母,她对视力引以为豪。

  爷爷活着的时候他们夫妻从未拌过嘴。爷爷是个爱憎分明的人,相对脾气大点,有些不顺心的事要发火,阿嬷总在一边安慰他要放开心,要么不作响,通常爷爷过会也就好了。他们就是这样相亲相爱伴到老,爷爷高兴的时候就会学着电影里蒋介石的腔调,经常称呼阿嬷“大林(darling的谐音,亲爱的)”,阿嬷就会笑呵呵讲“老都老了,怼功嘞”我的印象中就是这么一幅定格的纯美画面。

  爷爷20年前突发脑溢血去世了,阿嬷从此一个人生活,她空闲的时候就念经,念《心经》《金刚经》,总给我们准备很多元宝呀啥的,还有“车头经”要烧在我们汽车的前头保佑我们出行顺利。以前总觉得这些没用,我甚至给她解释《心经》的含义,我说人死了没有灵魂,她回答“奥,宁(人)烧掉了,统是一把灰呀”,不过会重复一遍,似乎她希望有来世。

  几个月前当她生命垂危的时候,我们几个孙儿辈去看她,她嘴里再也说不出其它话了,一遍又一遍地喃喃重复着“心肝肉肉,心肝肉肉”,紧紧握着我的手,一遍又一遍地轻轻轻轻地抚摸,极其珍惜和依恋。我静静地体会着她长满老茧的手掌和温暖的抚慰,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了。阿嬷在留下的遗言中写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日落西山不还昇,水流东海永不回”。

  清明到了,阿嬷我们想你了!我应一首《窗棂残》:风吹窗棂残,老屋阴雨中,人去音容在,再见青山冢。

清明,并不是简单的祭祖、寒食

一次清明,一次“清明”

追忆老一辈的精神,清明我们的头脑

让我们在世俗的通融中

坦然的生活着,爱着,怀念着

为这份思念,转起

来源丨诸中杭州校友

编辑丨六一

近期活动推荐

重磅!诸暨要发旅游“惠民卡”!

美爆了!诸暨周边惊现亩花海,位置就在……

诸暨一楼盘,业主有话说!要买房的赶紧看…

放假通知!还有一个全诸暨都在等的大消息…

推荐!诸暨一楼盘,自带幼儿园!

诸暨正在寻找代言人,大奖1万元!

重磅!诸暨旅游大事件,最高2万元!

降了!诸暨宽带便宜了,M每月只需…

诸暨疫情防控信息

继续关闭!诸暨最新公告浙江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例,会不会大暴发?专家回应视频传疯了!诸暨一女医生,被强制...余额清零!?诸暨好多人手里的这张卡,又有新消息有人退税元!个税年度汇算开始,诸暨人快去坐公交,用不用戴口罩?诸暨最新要求

所有在诸暨人员,疫情还没结束,这些方面要注意!确认延期!诸暨教育局正式发布定了!发1.8亿!诸暨人怎么领?怎么用?绍兴正式发布!以下情形,可以不戴口罩定了!这些地方开学!诸暨一大批学校近日...这类人员,一律观察14天,费用自理!

更多疫情防控消息

请长按识别以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shizx.com/zjtc/25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