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心中一直有个疑问,小的时候常常听大人在说“十都弄堂”,不知道是什么概念。大人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说是以前的地名,类似“三都”。
最近,小编在爱粉诸暨人郦小平那里终于得到了答案。
(网络配图)
近些年,他系统翻阅了《康熙诸暨县志》、《乾隆诸暨县志》、《国朝(光绪)三修诸暨县志》、91年版《诸暨县志》、《诸暨民政志》等志书后发现,“都”其实和建国后的公社、乡、镇属于一个范畴。
据这些县志记载,汉、唐代诸暨就设里,宋时,始分城内为厢,辖坊;郊外乡下设里、都、乡,里领于都,都领于乡。宋朝时诸暨曾有85都(其中72正都,13附都)。元、明、清朝时仍设85都。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都”被废除,改为区、乡、镇建制。
“都”建制的具体情况及地图如下,供小伙伴们参考,找找你在哪个“都”?
宋、元、明、清朝时正都、附都和现在行政区域对比情况》》》
暨阳街道、陶朱街道的詹家山、山下赵区域一带属原陶朱乡:
设正一都、附一都。
大唐镇的城山、唐山区域一带属原开元乡:
设正二都、附二都。
陶朱街道、直埠镇、店口镇的三都、白门、花山、直埠、姚公埠、长澜区域一带属原花山乡:
设三都、四都、五都、六都、正七都、附七都。
次坞镇的次坞、大桥、凰桐区域一带属原义安乡:
设八都、正九都、附九都。
应店街镇的应店街、十二都、云石区域一带属原概浦乡:
设十都、十一都、十二都。
大唐镇、五泄镇、草塔镇的冠山、五泄、柱山、草塔区域一带属原灵泉乡:
设十三都、十四都、十五都、十六都。
草塔镇的杨家楼、梅山、青山区域一带属原诸山乡:
设十七都、十八都、十九都。
同山镇、安华镇的同山、汤江岩、球山区域一带属原同山乡:
设二十都、廿一都、廿二都。
安华镇的丰江周、宣何、矿亭区域一带属原长浦乡:
设廿三都、正廿四都、附廿四都。
牌头镇、王家井镇的长潭街、坑西、凤仪楼、千秋桥区域一带属原超越乡:
设廿五都、廿六都、正廿七都、附廿七都。
王家井镇、牌头镇的王家井、牌头、西山下、外陈区域一带属原天稠乡:
设廿八都、廿九都、正三十都、附三十都。
暨阳街道、王家井镇、街亭镇的邱村、新壁、花厅、街亭、浮塘区域一带属原金兴乡:
设三十一都、三十二都、三十三都、正三十四都、附三十四都。
街亭镇、璜山镇的新胜、璜山、萃溪区域一带属原龙泉乡:
设三十五都、三十六都、三十七都。
陈宅镇的绿化、陈宅、沙塔区域一带属原开化乡:
设三十八都、三十九都、四十都。
东白湖镇的陈蔡、廖宅、斯宅、西岩一带属原孝义乡:
设四十一都、四十二都、四十三都、四十四都。
浬浦镇的白杜坞、蓝社、陶姚、廊下区域一带属原花亭乡:
设四十五都、四十六都、正四十七都、附四十七都。
枫桥镇、东和乡的永宁、桥亭、东和区域一带属原长宁乡:
设四十八都、四十九都、五十都。
赵家镇的大竹园、东溪、花明泉区域一带属原大部乡:
设五十一都、正五十二都、附五十二都。
枫桥镇、赵家镇的枫桥、乐山、上京区域一带属原长阜乡:
设五十三都、五十四都、五十五都。
(网络配图)
枫桥镇、阮市镇的葛村、遮山、乌程、虞村、包村区域一带属原东安乡:
设五十六都、五十七都、正五十八都、附五十八都、五十九都。
店口镇、阮市镇的店口、湄池、琴坞、白塔湖区域一带属原紫岩乡:
设六十都、六十一都、六十二都、六十三都。
阮市镇、山下湖镇、江藻镇的阮家埠、山下湖、江藻区域一带属原西安乡:
设六十四都、六十五都、六十六都。
浣东街道、暨阳街道的盛兆坞、渔橹山区域一带属原泰北乡:
设正六十七都、附六十七都。
浣东街道的高湖沿、泰南、廿里牌区域一带属原泰南乡:
设六十八都、正六十九都、附六十九都。
浣东街道、暨阳街道的黄婆桥、十里牌、应山区域一带属原安俗乡:
设七十都、七十一都、七十二都。
岭北镇原来属于东阳县六十七都,后划归诸暨。
马剑镇原来属于浦江县廿九都,后划归诸暨。
紫阆原来属于富阳县长春十四庄(富阳古代不设都,而是设庄),后划归诸暨。
(网络配图)
建国后,这些都怎么没了?
建国后,“都”被废除。诸暨只保留了应店街镇“十二都”村和“三都区、三都公社”两个“都”名,“三都区”后来改“陶朱街道”。年,诸暨市行政村规模调整,五泄镇藏绿、狮象等村合并组建成“十四都”村。由此,诸暨有两个“都”名。
由于应店街镇的应店街、云石区域到次坞镇的大桥、凰桐区域一带属于狭长的山谷地形,凰桐江从谷底穿境流过,好似一条长弄堂,又处在十都、十一都之间,故先辈称之为“十都弄堂”。
小伙伴们,找到答案了吗?!
购大米北京中科医院曝光北京中科医院曝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