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
书香
孩儿面
。。。
这秋意渐浓的时节
在古朴的马剑镇上和村
有一个美丽的乡村图书馆——侯门山图书馆
交织出动人的画面
侯门山图书馆的前世
上和村的侯门山图书馆是上和学校的旧址,曾是全日制学校,坐落在村子中央的小山上,地理环境得天独厚。
由于学点的撤扩并,已废弃十多年。原先的13间教室与厨房已经夷为平地,尚存的几间教室堆满了各式物件,30多年前种的花木被冷落在荒芜中。
△曾经萧条的景象
侯门山图书馆的今生
如今的侯门山图书馆,已是焕然一新。还是古朴的房间,内里却大变样。图书馆共有5个房间:一间图书室,一间教室,两间阅览室及一间活动室。不少书画作品及绿色植物装饰其间,使得馆内充满文化气息。
目前图书馆有藏书4千多册,还有诸暨市书画家捐赠作品20余幅增添墨香。每当周末,就会有志愿者来到这里,与留守儿童一起阅读、做游戏,安静的环境让阅读有了更深的魅力。
→
孩子们阅读的天地
△照片墙存放了无数回忆△修葺一新的草地和30年前栽下的老树
背后的动人故事
侯门山图书馆的大变身背后有着动人的故事,它关乎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份乡愁和无数汇聚的爱心。
陈可英是诸暨市区的大侣小学的老师,从小在上和村长大,对故乡有着非常深的情感。看着侯门山学堂的许久荒废,萌生出了改建为乡村图书馆的想法。
她还有一个身份是诸暨越民生义工团的负责人,这个想法得到了义工团其他成员的支持,年3月,在不动用村镇资金的情况下,越民生义工团发动社会爱心人士募集了近8万元善款,首个乡村图书馆改造工程在侯门山上启动了。7月,义工们顶着烈日,一趟又一趟把爱心人士捐赠的多本书搬上了山。
△上和村的村干部和村民都加入到清理图书馆的行列中
△义工们满满的热情投入其中
△“文学走进乡村”诸暨作家捐赠图书多册
△杭州胜蓝实验小学捐赠0多册
△诸暨市关工委领导在捐赠图书
陈可英说,家乡有很好的读书传统,她想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恢复这个传统。经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努力,上和村侯门山图书馆焕发了生机。
在闲暇之余,越民生义工还充分发挥特长,上阅读引领课,上剪纸、太极课,上精彩石头绘课……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还有老人都在这里得到了快乐与满足。最近,图书馆还开辟了小侯鸟图书角,注入了小候鸟专项基金项目,这自然是锦上添花。不仅丰富了书源,也对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促动作用。小候鸟更有家的温暖感,既可以读故事、讲故事,还可以听小音箱里的故事,感受不一样的阅读。
每个周末,陈可英只要有时间,都会回到家乡,在侯门山图书馆和孩子们在一起,借助侯门山图书馆推广文明阅读。她一直热衷于公益,为留守儿童焕新家园,参与一个个的公益项目。就在今年,她被提名为中国好人,一片赤诚终不负。
……
来源:马剑镇
供稿:赵丹荣
审核:兰传亮
责任编辑:骆依婷
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