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就是一年一度的中考,今天,小E有幸收到诸暨一位高中教师关于中考择校的“独家分析”,中肯又很客观、实打实的干货!相信对考生和家长一定大有帮助!(PS:为保证公正性和客观性,这位老师不愿透露姓名和学校,只留下一个笔名:泉水八百里~)
文章篇幅较长,要多点耐心读完~
▼
▼
中考择校指南又是一年中考季,面对诸暨各个高中的招生信息及招生电话,家有考生的诸暨人陷入择校的彷徨之中。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下,我们的困境不是信息的闭塞,而是该如何筛选和甄别有效信息。
有鉴于此,笔者多方收集第一手资料,四处走访不同地区的不同层次的在读学生,咨询相关业内知情人士。通过几天的整合与梳理,对中考择校问题分几个模块,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希望能为广大家长拨云见月。
一、怎样才算“好学校”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细化为一下几个部分:
↓↓↓
1、学校的重点率及重点人数
在问及某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问:“他们学校去年有几个重点?”这是关于“重点人数”的问题。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一个“重点率”的概念。重点人数的确可以体现教学质量,但其前提条件是优质中考生源的均衡分配。
如果能把诸暨市中考成绩前名考生平均分配到各校中,那么三年后哪个学校重点人数多,就能说明该校在培养重点生上有优势。若优质生源不均衡,则单凭重点人数的多寡不能判断一所选校教学质量的高低。
诸暨目前的情况是优质生源的分配极度不均衡。在此条件下,应重视重点率,而不只是只看人数。所谓重点率,即高考重点人数与该届招收的中考全市前名学生人数之比,如某校招收优质考生名(即中考成绩前名的考生),三年后高考该校重点人数名,则该校重点率\×%=%。
但是作为考生个体,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参考各种其他的数据,如本科上线率、专科上线率和录取率。实际上,中考成绩在名后的,更多的需要看后三个指标了。
根据历年的数据显示,高考考上重点的学生基本都在中考成绩前之内,所以当确定自己孩子的中考名次后,需要根据名次情况填报合适的学校,不能一味追求重点人数多的学校,更需要考虑哪里能得到最好的资源。
2、录取分数线的高低
分数线是一所学校社会声誉的具体指标。分数线越高,则社会认同度越高,社会声誉也越高。一所学校的分数线往往在几年内具有恒定性,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
所以首先大家不能心存侥幸去碰运气,一旦不被录取,在学费和就读班级档次上都会非常不利。也不要听信某些招生老师宣称的“今年我们学校分数肯定不高,你的成绩没问题”。这些言谈是不负责任的,谁能未卜先知?分数线一定要参考历年记录,谁说了都不算!下面附诸暨各校历年录取分数线:
(点击看大图)
3、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最大问题就在于城乡不平衡,城区师资一般优于乡镇。但就高中而言,差距没有小学初中阶段大。考察一所学校师资力量的强弱,有几种方案:
其一,以高级教师、一级教师等级别的人数配比来看。高级教师比例高的,一般师资力量就强。
其二,以近年来各种教学水平比赛的成绩来衡量。目前诸暨教学系统内有两个比赛含金量较高:全市优质课评比和全市各学科素质比武。前者是教学水平的体现,后者是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体现。学校里获以上奖项的人数多,说明该校教师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教学水平,且这种能力和水平已经形成一种良性的氛围;反之,若某校获奖人数太少,则说明该校对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不强,学校教师的培养不够重视。
其三,教师年龄的配比。教师是非常耗费体力精力的职业,具相关数据统计,教师的平均寿命为59.3岁,所以当教师超过一定的年龄界限,则精力不足,一定会影响工作质量;教师太年轻,则教学经验不足。教师职业的最佳年龄段是30周岁到45周岁,这一年龄段是教学的中坚力量。中坚力量多,则教学能力强,放在学生身上的心思更多,教学质量也相应会高。
二、班级档次各校为了争夺生源,开设了五花八门的班级类型。什么创新班、北大班、实验班、竞赛班、名师班、尖子班等不一而足,但无论怎么样变换,只要抓住一个原则,即班级在该校的档次。该校把班级分为几个档次?该档次有几个班级?自己孩子就读哪个档?班级有几个学生?然后结合该校的师资情况,就能搞清自己孩子是否能享受到该校的最佳资源了。
怎么样的班级类型才算好呢?
其一,哪怕是第一档次的班级,如果数量太多,所谓“最好”也是一句空话。如果“最好班”有七八个,那么各门学科(语数英物化生政史地通技等11门)必须安排三十几个老师,三个年段的“最好班”任课老师加一起要百来个人。全诸暨哪个学校能有那么多优秀教师?这个学校还有普通教师吗?这就势必导致这些学校暗中设置“班中班”,只有内部才知道个中玄机。如此一来,“最好”就形同虚设。
其二,班级人数是否合理。就教育的效果而言,最好的人数是20人左右。但在目前诸暨的教学环境中是无法达到的。一般而言,人数超出50人,教学效果就会受到比较大影响。坐在最后几排的同学会靠近后墙,听不清也看不清,容易走神,更容易被老师忽视。尤其是对成绩中下,或上课听讲效率低及上课不活跃的学生,其影响不容忽视。一定要向招生的老师问清楚其班级的人数,否则再好的班级,也要大打折扣。
其三,同班学生的成绩是否属于相同的档次。若学生水平相差大,必然影响教学。尤其不能有分数差太多的学生进入。这些学生不仅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扰乱课堂纪律,更麻烦是会带动不良的学习风气。一些学校为了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允许用“择班费”购买班级进入权。金额越高,可选择的班级类型越好,这样会牺牲一大部分优秀学生的学习环境,所以家长一定要谨慎。
讲到这里对通过买卖进入“好班”的家长笔者也得提醒一句,一定要对自己孩子有准确的定位,把孩子安排到他能适应的班级类型中。否则花再多的钱也是惘然,甚至适得其反。不要把自己的“面子”搅和在里面。孩子读什么班级什么学校,都需要考虑到家庭情况和接受能力。择校的终极目标是高考,只要高考进步就是选对了!很多时候花了钱孩子也享受不到好的待遇,因为学校为保证重点率,工作重心都是放在重点苗子身上的,无非是给一个名称为“最好”班级的虚名而已。在读书这个问题上,金钱真的不是万能的。
三、招生签约所有的学校都会游说学生家长来签约。其实这种约定属于非法律效应约定,类似于口头保证的2.0版,而且约定的兑现有很多附加条件。为便于说明,这里以表格的形式加以展示。
(点击看大图)
针对这些条件我们如何去规避其中前潜在的风险呢?
第一,要警惕承诺的内容能否兑现。根据往年经验,某些学校在进入该校后,还会进行一次摸底考试,考试成绩不能符合其设定的要求的,将不兑现签约条件,甚至要求学生支付相应的费用,再允许进入所兑现的班级。这样很多学生不仅不能拿到先前约定的奖学金,还会因此赔进去一笔费用。但因为已经被该校录取,再没办法悔改,只能吃暗亏。孩子还会因此受到打击,毕竟自己成为了“买进去的学生”。对此,一定要求签约的老师白纸黑字的写下来,绝对不能在入校就学后再进行摸底考试,要求中考结束就直接兑现相关要求。
第二,对于能考上诸暨中学的学生,首选应该是诸暨人心目中的“北大”。只要经济条件过得去,不要去觊觎所谓的奖学金。且不说金额有限,对孩子将来的发展绝对有影响,毕竟考入诸暨中学的学生都是优秀的孩子,跟高手相处,才能更进一步。所以第一批志愿绝对不能放弃;
第三,保险起见,第二批志愿第一档、第二档都得填。不能只填一所学校!不然一旦没有考上该校分数线,就只能成为自费生,就读的班级类型肯定不理想。如果是公立学校,连自费都没得读。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参考各校历年的录取分数,在填报相关学校。不要好高骛远,以自己最佳的发挥成绩当作常态成绩来估分计算。其实经过期末和一二模家长应该确定了孩子的位置。考试是紧张的,能发挥常态成绩已是超常发挥,不要希图有奇迹发生。不要跟风,如果一窝蜂填报某一所学校被挤下来,结果不仅是多花钱,还会直接影响以后高中三年的学习历程。
那么我们要不要去签约呢?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校签约很有必要,而且可以多签几所,多了解情况,多比较各校招生老师所宣传的内容,多实地考察该校的校风校容。绝不能随社会意识形态走,因为大部分人都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只有自己实地考察,切身体会到各校老师的言谈举止等风貌。很多时候,招生老师的素养,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该校的教学环境了。为便于了解各校情况,下面附上各校公立、私立性质类型的表格:
(点击看大图)
四、择校需考虑地理位置和孩子的性格特征高中的学习是艰苦的,学习时间是非常珍贵的。而且与初中不同之处在于,高中学习内容多而难,一旦落下一些课程,跟上去会比较难,绝对不能认为只要像初三一样恶补一下就可以混入大学。
高中的学习需要步步为营,甚至需要大量时间的磨砺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家长需要最大限度的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去除一切不必要的活动。最好就近读书,尽量不住校。一方面能照顾到孩子的生活起居,节省孩子大量的时间精力,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另一方面能及时和孩子沟通(沟通很要,没话找话也是必须的),及时发现孩子心理或学习生活上的动向。
高中阶段是孩子心性变化最快的时候,不良苗头要早发现早疏通。所以家长一定要时刻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