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诸暨市枫桥镇枫一村村民骆小英的家人来到枫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重度残疾人困难补贴。
工作人员吴佯洋使用新系统,读取其身份证信息后,电脑上就查询到骆小英的相关电子证件。“首先要认定她的特殊身份才能享受补贴政策。”吴佯洋介绍,以往必须出示户口簿、救助证、残疾证,常常有人忘带导致“来回跑”,现在不用带相关证件直接通过部门间数据信息共享就可完成认定。
诸暨正式上线“一证通办”信息管理系统
一证即身份证,以此作为唯一标识,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开展面向社保、医疗、养老、民政、纳税、信用等“一证”管理,达到为公民“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的目标,也就是说市民凭身份证就可办理从出生至死亡的绝大部分涉民事项,无须提供其他证明材料。
(网络配图)
“为争创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实最快、力度最大、成效最好的县市,我们基于浙江政务服务网创新开发这个新系统,一个月时间就建起居民电子证件信息大数据库,应用电子签章和电子档案模式,全力打通数据‘壁垒’,加快数据共享。”诸暨市公共服务中心党工委书记徐亚萍介绍,占全市八成办件量的涉民事项均可办理,平均办理时间较改革前再缩减50%以上。
据悉,6月初,诸暨市公共服务中心召集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国土局等13个部门开展业务对接,从“供、需”两方面逐一分析理,确定各自可提供以及需提取的户籍信息、不动产信息、社保参保信息等31类共享数据内容;以各部门提供的证照、证明为模板,明确各部门需要提供的数据和电子证明格式。同时大刀阔斧砍掉各类“烦民”证明材料项。
6月中下旬系统试运行,教育局借助“一证通办”系统实现城区小学、初中新生预报名零跑腿,资料信息通过网络数据自动核验量达到12万余条。
目前,大数据库纳入人口户籍信息万余条、个人社保信息万余条、机动车信息30万余条、工商市场主体信息14万余条、不动产登记信息43万余条及民政、公积金等信息11万余条。“数据对接完成后,再加工生成加盖单位电子公章的PDF电子证明文件,跨部门、跨行业互认共享,具有法律效力。
(网络配图)
”诸暨市公共服务中心电子政务管理科科长阮伯虎说,每个市民都有个人的电子证件信息库,不仅能核验信息真伪,而且避免了提交相关办事材料、证明和证件的麻烦。“我们根据每一个业务岗位设定了调用、核验电子证明的类别(或范围),只能用办事群众本人身份证才能调用其电子证明。同时,工作人员必须使用数字证书进行CA认证,且操作痕迹记录在案,杜绝个人信息被滥用、泄露。”
(网络配图)
第一批信息共享清单中,包含项涉民事项,可减少申报材料个。接下来,还将不断扩容数据库和个人电子证件库,拓宽应用领域,普及使用数学认证与电子印章,完善电子档案库利用,让更多的涉民事项实现‘一证通办’。
一证通办一生事
让老百姓省心、省时、省钱、省力
为这样的惠民政策点Zan!
-theend-
来源|浙江新闻
编辑|六姨
联系电话
-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