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菜,白米饭,
大抵是很多诸暨人心中深藏的童年记忆吧。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
一碗白米饭加一撮乌干菜,
便是有滋有味的美味了。
前不久,诸暨有一位笔名叫阿涩的插画师,
画了一本名叫《乌干菜白米饭》的绘本。
这本书,还入选了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分会场第三届中国(杭州)国际青年插画漫画双年展。
阿涩,生于诸暨乡村,70后,上虞师范毕业。
多年来,他默默耕耘在乡村小学,教书育人;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却鲜为人知,那便是中国知名的独立漫画者、自由插画师。
他称自己为:“无门无派,乡野村夫,手绘艺人。”
《乌干菜白米饭》的插画,
只用了蓝与黑两种颜色。
阿涩说,蓝色是他对家乡的印象,
那样的恬静而美好。
乌干菜在阿涩的画笔下究竟是怎样一种味道?
年前,外婆从地里收割了新鲜的芥菜,在河里清洗干净。
晒了几天的芥菜蔫答答的,就可以腌制了。外婆早就准备了大缸,能腌上很多。
先用铡刀把干芥菜切碎,再和着粗盐一起搅拌,填实。我也是好帮手。
大缸里腌菜更讲究些,外婆一层菜一层盐,层层压实,不留出一点空隙。
填好的腌菜一定要用力踩踏,直到踩出菜汁来,最后还要压上大石头。
个把月后,腌菜就出缸了。趁着大晴的日头,在露天下晾晒成干菜。
刚出缸的腌菜冒着酸酸咸咸的气味,进台门里的人闻到都要流口水。
干菜放久了才乌黑变软。蒸上猪油,就着白米饭,是我们一年到头的美味啊。
看着这些画,
你是流了口水还是湿了眼眶?
那些夏天的傍晚,在深蓝的天空下,
一家人喜欢把桌子搬到院子里吃饭。
乡下人家,每日饭桌最常见的就是乌干菜。
一张小方桌,一个大白瓷碗,盛在碗里的乌干菜油黑发亮。
这些故事,是阿涩的回忆,也是每个诸暨人的回忆。
你站在大缸里踏过咸菜吗?
你偷吃过还没晒干的乌干菜吗?
你带着一大杯乌干菜去住校过吗?
……
今天,小编邀请大家来评论区,讲讲自己和乌干菜的故事。
——end——
文
记者何珠华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