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诸暨特产
诸暨新闻
诸暨生活
诸暨房产
诸暨美景
诸暨医院

传统诸暨十大婚俗讨老嬷还是嫁囡不

过年前后是诸暨嫁娶的旺季,每到黄道吉日,几乎家家酒店爆满。虽说21世纪的小青年都讲究西式婚礼,但是作为诸暨宁,你怎么可以不知道大诸暨的十大婚俗呢!

相亲

21世纪的相亲:简单!打个电话,两个人到新梧桐去喝茶,看中了再约,看不对散场。

诸暨宁的相亲有前奏!“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诸暨版的相亲首先会让“媒大”或“三壶瓶”(就是无论媒做不做得成老酒总有得吃滴~)向双方父母讨来“龙凤帖”,一张描着龙凤的红纸写着各自的姓名、生辰八字,庚贴互换,然后请算命先生推命占卜看八字,两人八字不合,一切免谈;八字相合,这桩姻缘就迈出了第一步。

正式相亲!男孩作为“新客人”先去女方家,这时女方由长辈或兄弟作陪,观察男子言谈举止,了解人品性格。如果女方对小伙子满意,必定奉上鸡蛋汤圆或者甜汤圆,祈祝这桩姻缘“团团圆圆”。接下来女方也要在七姑八姨的陪伴下去男方家看家境房屋,这就是传说中的“看人家”啦。

定亲

相亲成功,就要送有桂圆荔枝枣子核桃的定盘糕啦~

定亲前,男家选定定亲日期,写上红帖,由“三壶瓶”带糖果桂元礼包去女家。等到日期定下,男方就要准备礼金和衣料、礼包(至少三十六个,多则近百个),多为白糖,冰糖,和南北干果,其中“五代果子”(枣子,榧子,核桃,桂圆,花生)必不可少,然后用红绿彩纸拦腰贴妥,用金线缠绕,意为“发子发孙,五代见面”。讲究的家庭还要作一百零八个“定盘棕子”,等到定亲日,由媒人带领几位青壮汉子将定亲礼物送到女方家。

定盘酒:女家在中午设酒席宴请至亲好友与来宾。喝了“定盘酒”,女方也要送上一份“回礼”(衣帽靴鞋,缎绣鸳鸯一对,糖糕,红鸡蛋等),还有一套衣料和新鞋帽,是赠给未来女婿的。而男家在收到这些“回盘糕”后就分赠给左邻右舍,当然也要办酒席请亲友开怀畅饮。

迎亲

定了亲,男方就要开始装饰新房,准备接亲礼品,女方则开始备置嫁妆嫁衣。

只有择日子讨亲,没有择日子嫁囡!迎亲日子必须由男家择定,而喜庆日子一般择在年底腊月,新春正月。同时写上喜帖,请媒人带着礼包前往女家奉告。

迎亲前一天,男家早早派出八九个青年用扛箱、食笼给女方送去丰厚的“接礼”,附上写有所有礼品数额的礼帖,考究的还要办松柏各一盆、“十合盘”(猪羊鸡鸭鹅齐全,饭团一百个,染红鸡蛋一百个)和“全家福”(猪五脏全副)。

近代,接礼只要连头连尾的猪肉一爿,外加十多斤夹心肉,寓意婆媳关系能够和和睦睦。此外再要羊一只,鱼,鸡、老酒,糖果,香烟等。粽子必不可少!“太婆粽”大如热水瓶,“五代粽”从大到小五个联成串,意有“五代相见,五世其祥”的好兆头。所有礼物,都要扯上红丝棉,图个吉利喜庆。

发嫁妆

诸暨人把迎亲之日叫做“好日”。男女两家都是宾客盈门,披红挂彩。窗棂上贴上大红喜字,屋檐下挂大红宫灯,门扉间贴大红喜联:“百年好合”、“天作之合”。

好日一早,男方派出二三十名“行郎”由媒人带领去女方家接亲,还有抬轿的“轿佬”和“鼓乐手”,吹吹打打去到女方家。此时女方家中午置“送轿酒”酒席,长辈与媒人坐首席上座,酒席中间,女方家的厨师小工就要向媒人“敲诈”香烟糖果。

送轿酒吃好,所有嫁妆上都贴着红喜字,扯上红丝棉;担子里,扛箱中都撒上爆谷花,炒黄豆和红绿花生;棉被枕头里放进水果糖,塞进红鸡蛋,桔子和石榴,意为“多子多福”、“婚姻甜蜜”;还有“子孙桶”的大小脚盆与马桶,行郎就出发了。

出嫁

时辰到,新娘出嫁!吹鼓手吹打起迎亲锣鼓,新嫁娘头带凤冠,身着新嫁衣,由阿哥从楼上背到花轿中,然后由伴娘相陪,男家亲友早已作好各种准备,有的地方,男家长辈还要点上火把到到村口去迎接。

行郎抬着嫁妆先到家,这时候就有人向人群撒喜糖,大人小孩一齐哄抢,这叫抢抢发发。一边热热闹闹搬嫁妆,其中“子孙桶”不是人人搬得的,得由新郎的弟弟来搬,乡中称为“掇马桶阿叔”。马桶不会白掇,红漆马桶里的两个红鸡蛋和一个红包就是犒劳。有的地方,新娘和伴娘一下花轿,身上的围巾、手套、脚下的鞋子,会被调皮的村民一抢而光,然后叫男家用喜糖去赎回。

拜堂

男家的迎亲队伍在村口等候,新娘花轿一到,马上有人点燃手中火把,把新娘领进村。家门口鞭炮齐鸣,乐队吹吹打打,新娘下花轿要由顺利嬷嬷挽扶,她就是家里四代同堂,全村公认好福气的老太太,搀着新娘进门,跨火盆,象征晦气扫光;跨进院子,有小工将麻袋铺在路上,麻袋轮流替换进堂屋,即为传代;进了香火堂,由长者主持司仪:一拜天地,二拜祖宗,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新娘进洞房前还要从一个米筛上走过。

“吃过上轿饭,走过麻袋爿,踏过米筛眼”才算明媒正娶。新娘子进了洞房,顺利嬷嬷要给新娘揩脸,揩脸不用毛巾,而是用婆婆旧衣裳,这样日后婆媳间就会亲亲热热,然后是吃汤圆。厅堂上,婚宴开席,亲朋好友,四邻八眷,都来吃喜酒,吃到一半,新郎新娘要来斟酒致礼。从长辈,媒人开始,一桌桌轮下去。长者还要赠“拜见钱”,筛酒中间,小青年们会想出各种花招捉弄新娘与陪嫔,不知道你被捉弄过没?

闹房

闹房在诸暨叫做“吵房”。喜宴一结束,洞房里,婚床前就摆开了“闹房酒”、“暖房酒”,北乡店口,湄池一带,有的还请座唱班。“暖房酒”后,要“送子洞房”,在新房中还要唱一段祝愿的吉利歌辞。同时有“验箱”习俗,顺利嬷嬷在众亲面前打开新娘箱子,有多少押箱钱,多少细软,多少衣服料子,一一让人过目。

吵房时伴娘是新娘子的守护神,客人们捉弄新娘都要伴娘抵挡,所以到后来常常变成吵伴娘。旧时山区曾流行“武吵”,有半夜抱走新婚夫妇衣被的,但是现在乡下闹房,已经相当文明了。

回门

回门时间在新婚第三天,叫做“过三朝”。古代叫“归宁”。

夫妻双双携带礼物探望岳父岳母,新郎新娘像参加婚礼那样认真修饰、打扮,保持婚礼上那漂亮、俊美的形象。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拜见老人,中午,要设便宴招待新姑爷。按习俗新郎新娘须等天黑,看不清瓦檐楞才能返家,但决不能在岳父家过夜。回到家里,这成亲的活动才宣告结束,小夫妻的新生活就要开始了。

望囡

清明端午不来梦(望),一生一世勿威风。旧时,女儿出嫁,母亲想女儿了,不能想看就去看的,不过,有两个节日必须去——清明节和端午节。

清明节未到,母亲就要磨粉作馅,请人做清明粿和望囡礼粿,礼粿形态各异,花色很多,很有艺术特色,桃子粿,花轿粿,鸳鸯粿,稻桶粿,石榴粿,蒲包粿等,皆小巧玲珑,色彩和谐,蕴含幸福,安康,甜蜜。到时这些礼粿与糖果、炒米糕、荸荠、甘蔗等拼成篮头,由父母亲或兄弟担到女儿家,以表思念和关爱之情。

端午节,娘家又要准备绿豆糕,茶叶蛋,五月桃,端午粽,还有数十把编织精致的麦草扇去探望宝贝女儿。而婆家则将清明,端午礼品分赠给左邻右舍,至亲好友,这种时候,出嫁的女儿脸上是很光彩的。

催生

女儿怀孕,娘家要送催生礼,这是诸暨习俗啊。催生礼一般都是母亲亲自去送,一根毛竹扁担,一头挑着催生包袱,另一头是摇篮。包袱里除了有婴儿穿的衣服以外,还有孕妇吃的营养品。

以前,婴儿穿的衣服都是外婆亲手缝制,里外三新,连鞋袜、帽子、涎兜和尿布等襁褓所需用品都准备齐全;食品有鸡蛋、红糖、盘面、桂圆、枣子、核桃、火腿,经过红颜色粉染过的“红蛋”是必需品。送到怀孕的女儿家,把催生包袱的一头搁置在大眠床上,解开催生包袱,故意将里面的“红蛋”滚落下来,让预先约好跟进房内的本家或邻里的男孩子来拾走“红蛋”,预兆孕妇将会生一个男孩。

“宝宝睡得稳,要用外婆枕。”催生时,还要送去摇篮,连同摇篮里的小帐子、小枕头、小棉被等都要尽量配齐成套。外婆为了小外孙枕得舒舒服服,不生火气,一般都用灯草或柏叶作枕芯,有的用泡过的茶叶晒干后灌枕心,据说可以清火明目,孩子枕了不害眼睛。在摇篮里,还放有几样类似于拨浪鼓这样的玩具。

诸暨宁的婚礼习俗就是这么讲究,看上去虽然繁琐,却蕴含着浓浓的人情味,体现着诸暨百姓慈爱、孝顺、和睦、友爱的民风。

来源:社科联诸暨广播电视台

编辑:费晓笑

审核:孟建阳

赞赏

长按







































白癫疯的方法
治疗白癜风最新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shizx.com/zjsh/1827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