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诸暨特产
诸暨新闻
诸暨生活
诸暨房产
诸暨美景
诸暨医院

许多人都不知道,诸暨真正的特产其实是它

诸暨最暖心的美食自媒体平台

拥有15万吃货粉丝

诸暨吃货帮发现身边的美食

十里荷塘西施藕

1

最近,诸暨的新藕纷纷采挖上市,于是,诸暨人的餐桌上,三天两头可遇见一道藕菜。不言而喻,又到了一年中莲藕最好吃的时节。

荷与莲与藕,皆是江南地域的元素符号。千百年来,关于荷莲的诗文墨迹数不胜数,相比而言,有关莲藕的却不太多。

南宋诗人卫泾的绝句“一弯西子臂,七窍比干心”,将洗净淤泥的鲜藕,比作美女西施的玉臂,形象又生动,觉得再也没有比它更好的了。

《苎萝西施志》中说:诸暨鲜藕,洁白而鲜嫩多汁。外观白嫩形似女人手臂,名西施藕。

因此,莲藕在诸暨还有一个极好听的名字,叫做“西施藕”。

除却西施藕之外,地处江南一隅的诸暨,与荷、莲还有种种千丝万缕,难以割舍的情愫。

民间文化中有十二花神,西施即奉为荷花女神。在诸暨浦阳江的东江与西江汇合处,三江口的人家还延续着一个和西施传说有关的放水灯(荷花灯)习俗。

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夜,三江口宽阔的江面上,荷灯盏盏,千点万点,闪闪烁烁;波光水影,摇摇曳曳,明明灭灭。如此空灵、虚幻、悠远的夜晚,心绪也会随之飘荡的。

或许受《爱莲说》的影响,北宋理学家、《爱莲说》作者周敦颐的后裔,看好诸暨十里荷塘的山水气韵,从此周氏一脉便辗转迁徙到了诸暨。

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里,开篇就有一段“放牛郎画荷花”的人物传奇。说的便是元末诸暨栎桥郝山下,有一放牛娃王冕,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天资聪颖,每日利用放牛空暇,荷塘边学画荷花,遂终成元代著名大画家的故事。

2

清《允都名教录》记载:“暨七十二湖,湖有堤,堤有塘,非种菱,则种藕......”昔日,河网密布,沟渠纵横的诸暨河谷平原地区,几乎每个村子都有几处荷塘的,要说荷塘可就带些诗意,也有点雅了。

大概是此地荷塘多产藕的原因,一向直肚白肠的乡间农人,干脆就把荷塘叫成了藕塘。

盛夏,乡村田野的藕塘里,连片碧绿的荷叶好像撑开了一柄柄翠伞,万绿丛中洁白或粉红的莲花点缀其间,千姿百态,幽幽的荷香随风送来,沁人心脾,暑气顿时消减大半。

暑假里,几个孩子常去藕塘垂钓摸螺的。那时的藕塘最多小鱼小虾,记得一次小弟钓起一尾手掌阔的“老板鲫鱼”,犹如彩票中了个大奖,着实风光了好几天。

莲花凋零,莲蓬长成一个个翠绿色的“小拳头”,村妇村姑们会划着“菱桶”或者大脚盆,在藕塘深处一边说笑,一边拗折莲蓬。

从莲房海绵般的瓤中抠出青莲,剥去绿绿的外皮,里面白玉色的嫩莲,清甜爽口,不输水果,是难得的美味。

当“荷尽已无挚雨盖”的年脚边,生产队会安排一些有经验的壮劳力去“搅藕塘”,收获“年藕”的。

“搅藕塘”这天,藕塘特别闹热,大人小孩团团围聚在塘边看人挖藕。几部水车“吱呀吱呀”抽干塘水,然后抓鱼,接着挖藕。

挖藕人下身只穿条短脚裤,不顾天寒地冻,也不惧刺骨北风,深陷在泥塘里举步维艰地向前挪动。

他们凭感觉用脚尖探出藕的走向经络,随即拿“藕锹”清除莲藕身上的层层污泥,最后小心翼翼地将一支支鲜藕轻轻拔起,捧出。

出塘的藕节,尽管裹满泥浆,但仍现露一点淡褐肥美的身子,非常抢眼!

生产队辰光,分鱼分藕从来不去过秤的,大小搭配堆一堆,编个号,小纸团上也写上数字,任由大家去抽摸,摸到哪堆算哪堆的,一样欢欢喜喜拿回家过年。

3

当我们渐渐长大,慢慢地老去,最念念不忘的还是岁月沉淀的小时候味道。

莲藕作为一种水生食材,生食亦可,入馔甚佳,还能做成点心。

儿时,称为“油灯盏”的小吃,在街头巷尾的小摊上随处可见。

舀一勺调制好的面粉糊,倒进一只铁皮平底模里,铺上切得细细的藕丝,然后浇一层粉糊盖面,入油锅炸,慢慢由白转黄。

咬开油灯盏金黄松脆的表皮,便觉淡淡的藕香从唇齿间四散开去。

糖醋藕是莲藕最常见的做法,几乎人人都会。吃到父亲所炒的糖醋藕的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这世间美好的东西,总要靠时间慢慢熬出来的,譬如美食,也譬如爱情。

做好吃的糖醋藕,非下点功夫不可。必须在热炒中一次次加水,一点点炒干,如此反复多回,直到稠滑的藕汁自然溢出后,放入糖、醋等调料,继续炒到收汁,才算完成。

有时候美食也并非“精雕细琢”的刻意中来,而是无意有意间本真原始的家常做法。

最原汁原味的藕菜,应是清蒸藕了。切稍厚一点的藕片,不加任何佐料,一气蒸成,迅速浇上热热的猪油、酱油,让酱香、油香渗入酥藕之中。绵软、甜香的味道,让人忍不住一次次地伸筷子。

糯米灌藕,诸暨方言也叫“糯米凿藕”的。现饭店多作冷盘,而在过去,人们基本作为点心来吃的。

深秋初冬,莲藕大量采收的时节,母亲总会买一些圆润粗壮的鲜藕回家,给我们焐糯米藕吃。

晚饭后,母亲便开始忙碌起来。糯米洗净浸涨,整藕切去一头,将泡好的糯米一点点灌入藕眼,以筷子捅实,然后合上切去的部分,以竹签固定,一切停当入锅去煮。

次日清晨,我们早早起床,围在香气诱人的锅前等待揭盖吃藕。

闷了一整夜的糯米藕呈润滑的棕红色,就点绵白糖蘸着吃,入口柔绵滑爽,粉糯中透着一股甘甜,甘甜里又捎带丝丝缕缕的米香、藕香。

当初的味道,至今回忆起来,仍垂涎欲滴的,即使吃不到,想想也令人心生愉悦的眷恋。

诸暨的年夜饭上,还有一道当地传统菜肴,其中莲藕必不可少。

因莲藕中有很多孔眼,自藕节到荷梗,与荷叶与莲蓬息息相通,故藕虽在水下泥底也照样吐故纳新,取其寓意,此藕菜诸暨人也不再称作藕了,另有一个吉祥的叫法,唤作“路路通”。

吃过“路路通”,来年的人生路就变得畅通无阻,顺顺利利,心中好比盛开千朵万朵荷花似的,幸福生活也从此因“藕”而生。

~新店开张/品牌推广/活动宣传~

请加

长按识别下方







































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鍝鍖婚櫌濂界偣
鍖椾含涓鐧芥鐤尰闄㈠ソ涓嶅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shizx.com/zjsh/18088.html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