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虽险,责任在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市充分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社会治理优势,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群防群控,齐心合力、奋战一线,共同守护着百姓的健康与平安。我们将持续推出《在“疫”线》系列报道,聚焦这些典型群体。
今天,我们的镜头将聚焦各镇乡街道,看看他们在“疫”线的故事。安华:年龄最小的卡口三兄弟正月初七,安华镇矿亭村入村口出现了三张青春洋溢的新脸庞,他们是何家三兄弟,双胞胎兄弟何天宇、何天顺,还有他们的堂哥何天宏,都是二十岁的少年。
“叔,您从哪儿来啊?”"本村人,刚去街上办了点事儿。”“好的,上街记得戴口罩啊!”何天宏娴熟地排查了一辆小轿车。
双胞胎弟弟何天顺说:“虽然我们还不是党员,但是看到村里的党员们每天在卡口排查,早出晚归,很受鼓舞。今年开学因为疫病推迟了,我们想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还有以后我们也要入党!”(特约记者徐露嫣)
姚江:4天未离开卡口一线
新桌山村党总支委员汤小军主动请战,日夜把守村级疫情防控关口一线。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1月28日起,姚江镇新桌山村在村内主要道口口设置卡点对进出车辆人员进行登记,从那天开始,汤小军就一直吃住在卡点从未离开,累了就在车里稍微打个盹,迄今已足足4天未离开卡口一线。
当村里有人劝他回去休息一下时,汤小军总是摆一摆手,开玩笑道:“党中央号召党组织和党员要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我是新桌山村最年轻的支委,就应该替村里守好第一道关口”!
在汤小军的带动下,新桌山村共有52名党员投入卡口巡防、入户登记宣传以及为居家观察对象疏导等党员志愿服务中。(特约记者吴海军)
岭北:驻村干部为群众采购物资
为了打赢疫情抗击战,岭北全镇8个自然村共设6个卡口,全部由党员群众自发报名,24小时值守。尤其是和东阳交接的梅坞卡口,不仅有村志愿者,还安排了交警、公安、卫生院以及镇机关工作人员。外控内宣传,岭北镇利用各种方式多方宣传。各村村干部带头,每天利用小喇叭在村内循环播放,另外,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通过各村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