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枫桥镇
国家:中国
省:浙江省
行政区类型:镇
所属地区:诸暨市
枫桥以枫溪得名,枫溪是一条风光绮丽的山溪,上源有二,东源黄檀溪,西源白水溪。二源在枫桥镇南大竺园附近会合,始名枫溪。隋朝时,曾在枫溪渡口架桥建驿站,称之为枫桥和枫桥驿,枫桥地名即由此来。枫桥历史悠久,行政职能优势明显。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枫桥先民就在枫桥江两岸繁衍生息;越国前期曾于此建都;南宋孝宗乾道8年(年),一度为义安县治,义安县不仅仅为原枫桥区属范围,还包括了湄池、江藻一带,因此,枫桥是当时的地域中心,商贾云集之地,形成了繁华一时的三里长街。宁宗开禧年间(-),辛弃疾曾于此申置东尉司;元设巡检司;明为驿辅;清乾隆三十八年(年)设枫桥镇;民国元年(年)设枫桥乡;年,枫桥曾修建小铁路,使得枫桥的集市贸易十分兴旺。年解放后枫桥一直是镇、乡、公社、区所在地。是诸暨东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枫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枫桥耕读传家重教兴学由来已久,蔚然成风,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东海文化明珠镇。宋元时期的藏书楼就被时人誉为"越中之冠"。仅宋元明清四朝,枫桥有进士35人,举人68人。历代名人辈出,孕育了王冕、杨维桢、陈洪绶、汪寿华、何燮侯、梁焕木等一大批人才,"枫桥三贤"更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而在中国书法史、中国绘画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社会教育更具特色,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劳动者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求学氛围,较高素质的现代公民,使枫桥更添内涵,发展后劲更足。
枫桥香榧
产品名称:枫桥香榧
产品产地:浙江省绍兴市诸暨香榧
产品特性:壳薄、仁满、香酥、味美。
产品成分:蛋白质、糖份及氨基酸。
产品功效:化痰、止咳、润肺、驱虫、通便、解积、强身等疗效。
产品简介: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干果。香榧的名产地诸暨东溪,集散地诸暨枫桥,主栽品种为细榧。细榧……
基本内容
年,枫桥、全堂、东一“二镇一乡”合并成新枫桥镇。枫桥镇地处诸暨市东北部,距绍兴市中心28公里,离诸暨市中心20公里,绍大线、诸嵊线穿境而过。镇域面积平方公里,辖5个管理处,84个村民委员会,5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人。枫桥历来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人口地域大镇、经济政治重镇,“枫桥经验”、“枫桥衬衫”、“枫桥香榧”闻名全国,被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乡镇的典型”。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万元,第二产业万元,第三产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枫桥镇先后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绍兴市三十强乡镇、浙江历史文化名镇、浙江东海明珠文化镇、浙江省生态建设示范镇、浙江省卫生镇等荣誉称号。
全镇有工业企业家,其中市级规模企业4家,年销售万元以上企业32家,主要有纺织、服装、针织、玩具、建材、机械六大行业,镇内现有省级服装特色工业园区和轻纺创业小区等两个工业园区,目前正在建设中。全镇有水田亩,耕地面积亩。诸暨花果山庄、白米湾万亩茶园、何字食品有限公司等已成为全市农业产业化的样板。一批以水果、茶叶、蔬菜、花卉、竹笋等为主的多个优高农业基地已经形成。
全镇有各类学校17所,是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乡镇。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自来水饮用全面普及,村村道路硬化到家,户户皆通有线电视,群众文化蓬勃开展,形成一批有较大规模和档次的文化队伍,活跃在全镇乃至全市各大型活动中,如:铜管乐队、女子鼓乐队、枫溪演唱村“演唱队”等。初级卫生保健全面落实,医疗事业得到充分发展,医院,有中级以上职称医技人员65人。
镇内名胜、遗址林立,有被列入《中国名胜词典》风光旖旎的小天竺,有建于宋朝的东化城寺塔,有原基于枫溪江溪间平陆而造的神奇建筑枫桥大庙、陈洪绶陈列馆光裕堂、九里山王冕隐居地、中国香榧森林公园、枫水名贤坊等。
枫桥经验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为此,年毛泽东同志就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典范。
“枫桥经验”之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为此,枫桥在各居委会、村,甚至在一些重点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调解组织。近年,枫桥镇共成功调处民间纠纷多起,调处成功率达97.2%,其中80%的纠纷在村一级就得到了解决。此外,枫桥镇在健全普法工作网络的基础上,每年投入20多万元用于法制宣传教育,并对曾经有过违法行为的人员,坚持“不推一把拉一把,不帮一时帮一世”的原则。
“枫桥经验”之二:帮扶刑满释放人员。
五年来,枫桥多名刑满释放人员中,绝大部分人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改好率达99.15%,有的人成了致富能手,有的人还入了党,当上了村干部。
“枫桥经验”之三: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新模式。
随着经济发展,枫桥镇还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推出新的管理模式,统一为外来员工解决住房和子女入学等问题,每年还评比“十佳外来优秀青年”,授予中高级人才以“荣誉镇民”称号。
枫桥镇
枫桥历史久远,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生活和居住。春秋战国时期,枫桥先属吴,后属楚,秦汉时成为会稽郡(后为吴郡)一部分。隋时因大运河开凿,枫桥得地利之便逐渐兴起。唐时枫桥的繁华已蔚为大观,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更使她名扬天下。明清之际,枫桥达到了她的鼎盛期,商旅如织,舟船林立,成为全国最大的米、豆转口地与集散市镇。
建国后,枫桥镇隶属苏州市管辖,年后转归吴县,年7月划归苏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经过十年开发建设,农村迅速城市化、农民迅速市民化,枫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年6月枫桥撤镇建街道,翻开了她历史上崭新的一页,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新城区正在崛起。
枫桥街道现辖枫津社区、康佳社区、西津桥社区、马浜社区、东浜社区、白马涧第一社区、白马涧第二社区等七个社区,支英、支津、马浜、东浜、津桥、毛家、木桥、合理、开山、马涧、新村、建林、朝红、联港、丁新、铜墩、新元、广东、三联、三元、向街、旺米、俞宅、枫渔等24个行政村。
幸福产业小平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