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除了一条南北贯通的
浙赣铁路以外,
曾经还有一条民间筹资修建
的窄轨铁路
——枫上铁路,
你知道吗?
枫上铁路还是浙江省第一条民办铁路。它与钱江航运公司的轮船接班,是上个世纪30年代枫桥去沪杭的重要交通线。
据《诸暨县志》记载,枫(枫桥)上(上山头,今山下湖镇尚山头村)铁路,为诸暨县地方民办窄轨铁路。
民国21年()冬动工兴建,次年建成通车。
枫上铁路始发站为枫桥,往西途经西畈至郑宝山北麓,跨枫桥江,沿黄土山北行,由下汇地跨栎江至义燕村站,而后由南至北纵贯泌湖,直达山下湖枫江边的上山头村。
铁路全长13公里,有桥梁3座,涵洞20多个。采用1米轨距窄轨。燃煤蒸汽机车从德国进口,能拖带10多个车厢,每节车厢有40个坐位。一般每天往返一次。季节性物资运输繁忙时,夜间加开列车,最忙时一天曾开5至6次。
枫桥,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古迹众多,文化底蕴十分浓厚,是一个有相当知名度的古镇。南宋乾道八年(),枫桥是义安县所在地。这里物产丰富,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枫桥的现代交通,铁路和公路起步较早。枫上铁路作为一条民间资本筹建的铁路,原枫桥区赵家人何燮侯功不可没。
何燏时(-),字燮侯,赵家镇人,年8月10日生。早年赴日留学,是第一个在日本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后,历任北京京师大学堂工科监督,工商部矿政司司长,北京大学首任校长(年11月,国民政府推行重教兴国政策,将原京师大学堂改称为北京大学,何燮侯被任命为校长。当时何燮侯是京师大学堂第12任校长,严格意义上可以说何燮侯是真正的北大首任校长)。年因与当局意见不合,辞职南归。后开矿办厂,从事实业救国。抗日战争时期,积极参加抗日民主活动,被推举为游击区的人民代表,两次参加浙东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当选为临时参议会副会长。曾两次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入狱,坚贞不屈后被营救出狱。建国后,历任政协第一、二、三届全国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监察委员,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浙江省委员会副主席。
另据《诸暨市交通志》和《枫桥史志》记载,修建枫上铁路当初由地方土绅何燮侯、陈季侃、骆察安等提出倡议,得到各界人士支持。建设资金依靠地方自筹,巨商投资,中小商入股等方式筹集,组成铁路董事会具体经办,董事长有何燮侯担任。原计划由枫桥至湄池与浙赣铁路相连,终因资金不足而改到山下湖上山头,可与钱江航运公司组成联运。方案议定后与民国21年勘测线路,购买地基,并与当年冬天动工修建,于翌年建成通车。
车站办理客货运输业务。枫桥镇火车站分客运站、货运站。客运站有售票房,站前设6个小月台,可停靠4辆客车。货运站在客运站东面,原枫桥电影院门口,有2股道,办理货运装卸,并建有1个用白铁皮盖顶的货物仓库。
因时局动荡,枫上铁路至民国27年底被迫停运。拆毁钢轨,机车藏于土地庙。民国28年又将铁路器材全部卖给衢州。从此盛极一时的枫桥小火车在枫桥镇消失。原车站建筑,至今荡然无存,站址医院职工宿舍大楼。
枫上铁路,虽然开建到运行前后不过10年,但对枫桥古镇的繁荣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乃至周边地区的商贸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来源:商贸城建管委
供稿:郦小平
审核:周玉华
责任编辑:骆依婷
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