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草塔担脚队”,最重一挑竟达斤!
担脚,旧时指专门替人挑担以维持生活的职业。此业勿需投入本钱,全凭一根扁担、两条麻绳。旧时,诸暨与西面的富阳、桐庐等地商业运输主要仪仗“担脚”。这其中,赫赫有名的“草塔担脚队”多年雄称诸暨西乡。“草塔担脚队”有两支队伍。一支由大房、中央份和满洲村人组成,由中央份人“阿月伯”为“承头”;一支由下三房、方家和陈家村组成,由陈尧治(又称“城门锁钥”)为“承头”。两支自然形成的担脚队伍,各有“承头”承揽和分配业务。业务多为各厂店之货物进出运输、方家排埠的物质上塘落塘,以至直接去赵家埠挑盐、漓渚挑鲞等。被称为“担脚”的长途肩挑健夫,一般能挑上“南门称”斤(南门称斤等于市斤斤)。有从诸暨北门至草塔(25华里)全程只拄“12个垛柱”者,传为草塔担脚美谈。更有甚者,原住莼塘庵的寿建传兄弟两人最重一次挑了斤,是草塔担脚的佼佼者。年,草塔至诸暨手车路开通,中央份村赵昌林率先办起手拉车,开始承揽商界运输业务,此后“商车”逐年增多,担脚业务逐渐衰落。至年,草塔方家排埠停业,曾经雄称诸暨西乡的“草塔担脚队”全部退出运输舞台。来源:草塔镇
供稿:孟幸宇
审核:骆鑫
如果信息不错
请点赞↓↓↓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