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族抗战期间竟然出了19位将军
一个家族百余年间竟然出了3个省(部)级高官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大家走进浬浦镇盘山村的蒋氏宗祠
距浬浦镇东南方向约二公里处,有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村庄,那就是盘山村。因其村后之山形如石磨,又似仰放的盘子,故名磨石山村,解放后改名为盘山村,盘山村文化礼堂就坐落其中。
在盘山村中央,这座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建筑面积就达多平方的蒋氏宗祠依然屹立。
它和许多宗祠一样,连进三透,由前厅、中厅、后厅、万年台及左右侧厢组成,具体是何年何月哪位族人建造,无论是历史还是族谱中,都已经无法寻找真实的记录了。
年,蒋氏宗祠被列入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上级政府和蒋氏族人的共同努力下,对宗祠进行了修缮。随着时代的发展,蒋氏宗祠还不断注入了更多的新元素,去年,还新建了文化礼堂,在左右厢房设立了名人馆、和书画馆,同时还提供电视、棋牌等娱乐工具,成为盘山村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诸暨,只要说起蒋氏,最引以为豪的就要数浬浦镇盘山村的蒋氏一族了。因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这里走出了几位在全国有名望的蒋氏族人。盘山村一直流传着“七十二根横皮带”的说法(当时对报效国家的军官尊称),盘山名人馆中,详细记载了这些族人荣耀的一生。
首先要说说蒋伯诚,年,当辛亥革命席卷中国时,一位从盘山出去,当年只有24岁的蒋伯诚正好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任教官,从小受父亲救国救民等思想教育下的他,先后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的护国运动、北伐战争,蒋伯诚年在国民政府任浙江省政府主席。
蒋伯成一生受其父亲蒋成灿先生的影响,喜欢做善事好事。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当时的蒋伯诚已是国民政府的上将军衔,任南京政府总参谋,在济南督师作战,年至年,蒋伯诚先后多次香港、上海,奉命领导上海工作委员会继续地下抗日工作,策反汪伪人员,并设法将愿去后方参加抗日的热血青年,帮助通过封锁线,充实后方的抗日力量。
在蒋伯诚的影响下,他的弟弟蒋志英也较早的投身革命运动,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蒋志英率部担任钱塘江南岸防务,多次参加对日作战。
年,蒋志英任浙东沿海台州守备指挥官,负责温岭、临海一带海防,年,在与日本主力师作战,亲自冲在第一线,最后在战场被日军所伤,英勇牺牲。
和蒋伯诚、蒋志英兄弟一样,从盘山出去的蒋氏后人是一批接一批,参加过黄埔军校的就达到了10多人,参加抗日战争的更是达到了80多人之多。
回报国家,不忘家乡。在一位位从盘山出去的蒋氏后人中,大家都除了保家卫国外,还时刻牵挂着家乡的发展,蒋伯诚就十分怎样防治白癜风白癜风治疗费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