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中的高湖蓄滞湖区鸟瞰图
诸暨高湖蓄滞洪区是浦阳江流域防洪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水利设施。它坐落在浣东街道高湖畈,地理位置在东经°26'~°32',北纬29°71'~29°76'。高湖范围内原有农田面积近2.2万亩,是诸暨市境内最大的湖畈之一。由于高湖蓄滞洪区内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要素的聚集,以及分洪后经济补偿政策的缺失,自年以来,数次达到分洪启用条件而未启用,对浦阳江流域的防汛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年6月洪灾后,我市根据浦阳江流域防洪调度的工作实践,提出对高湖蓄滞洪区进行分级分区改造,得到浙江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该方案在遵循“高湖蓄滞洪区功能不改变、分洪总量不减少、启用条件不提高”的总体原则下,通过修筑隔堤及分洪设施等工程措施,将高湖蓄滞洪区划分出首级区和除外的其余范围,按照此方案设计的工程项目被列入年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规划中的高湖地区涉及区域面积近17平方公里,城市三环线、诸永高速南北向穿越,湖面及围堤面积总约6平方公里,建成后常水位6.2米,最高11.2米,堤顶高11.65米。
年10月,诸暨市委市政府开始正式启动高湖蓄滞洪区涉及11个村的征迁工作。为了抢在征迁前留下城市的记忆,诸暨市档案局在11月初将拍摄老高湖照片迅速列入重点工作,再次邀请何成永、汪文辉、杨坚、周屏、王河永五位资深摄影师担纲重任。他们这个团队在年城东新城拆迁前也曾为城市记忆留下了大量不朽之作,此次可谓驾轻就熟。同时向社会发出征集这一地区以往摄影爱好者所拍摄的有用题材之照片,藉以充实,求得丰富和完美。
高湖蓄滞湖区总规划平面图
《记录老高湖》以村落为主线,汇集了资料照片数百幅,这些照片全景式记录了老高湖征迁地区的村庄景象、自然风光和人文风俗。
老高湖地区一方面毗邻诸暨城区,得风气之先,人文积淀丰厚;另一方面,这里作为浦阳江洪水的主要分洪区,历来遭受洪灾侵袭,这两方面的影响,形成这方土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影集收录十多个自然村落的照片,既有风光旖旎的鱼池藕塘,又有色彩缤纷的稻田蔗林;既有鳞次栉比的现代新村,又有石窗古樟的粉墙黛瓦;既有风车谷仓祠堂,又有烧酒祭祀庙会……可谓琳琅满目,令人置身真实而丰满的时空之中。而忠实细腻的纪实摄影风格,特别是将人这一生动的元素有机融入其中,更使这本摄影集具备较高的史料价值,高湖这一重要的地域文化亦将因此获得长久的保存。
高湖全景图
骆家山自然村
下东阮自然村
新江村
一个地理上的区域会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归于荒芜,归于湮没,但那里曾经火热的生活曾经蓬勃的文明,必将以一种不为人知的方式传承下去,比如这本朴素的影集,以及那些陆续迁徙了的默默无闻的人群。
、、、
作为《记录》系列的第二个作品,这本影集依然保留着档案原汁原味的特点,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风物。待到诸暨的“西湖”——高湖建成时,回头再看昔年湖底风景,会有怎样的别样心情,我们期待!
非常期待哦!扩散啦!
来源:档案局
供稿:宣静野
审核:王俐
如果信息不错
请点赞↓↓↓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