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豆腐在诸暨有很多种叫法,大豆腐、山粉豆腐、煎豆腐、荤豆腐等等。
你知道西施豆腐的典故吗?
据《诸暨县志》、《诸暨草塔镇志》记载:“‘荤豆腐’是诸暨酒席特色菜,荤豆腐由豆腐丁、冬笋、木耳、开洋、鸡鸭时件、生粉配制烧成,深得诸暨乡民喜爱。别地豆腐用于丧事酒席,而诸暨民间无论何种酒席,荤豆腐必为首道菜。”
草塔镇文化站原民俗民风创作员周煦凤搜集整理了“西施豆腐”的人文典故,并收集到他创作的一本散文集《西施故里风情录》里。
关于“西施豆腐”,周煦凤搜集到了一个诸暨的民间传说是这样的:
相传,乾隆皇帝游江南时,与宠臣刘墉一起微服来到诸暨。两人尽心游玩,信步来到苎萝山脚小村,只见农舍皆已炊烟袅袅,方觉腹中饥馁,已到中午时分了。正值此时,一位年轻人迎面走来,刘墉定睛一看,却是早晨驾舟船家,年轻人也认出两位客人,就盛情相邀到他家用餐。君臣进屋坐停,年轻美貌的船夫娘子端上饭菜:一碗清蒸鲫鱼,一碗嫩白竹笋,还有几碗家常素菜,中间一只大海碗,沿边搁着几只汤匙,内中食物似羹非汤,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好不诱人。“阿弟,请问此为何菜?”刘墉见皇上高兴,连忙询问船夫。“这是我们诸暨的一碗家常菜,乡中百姓家家会做,人人喜欢,它叫‘荤豆腐’,也称“西施豆腐”。“好一个西施豆腐!”乾隆脱口而赞。这只是一则流传乡间的民间故事,不必去考证它是真是伪,但这则故事给我们透出了两点信息:一是“西施豆腐”早已风行乡间,二是诸暨百姓非常喜爱吃它。
诸暨“西施豆腐”以它独特的风味流传于世。它是以上好的黄豆,用石磨研磨制作的豆腐为主料,加工而成,真称得上是美味佳肴。
“西施豆腐”不仅美味可口,而且有深厚的民俗文化积淀。诸暨“西施豆腐”对于诸暨人来说,真有一种说不尽道不完的亲近感,难怪许多少小离家,外出多年的游子,回到故乡,尝到母亲姑嫂亲手烹制的“西施豆腐”。总是那么感慨万千,热泪盈眶。
“西施豆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已从民间走向了广阔的市场,它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来诸暨的外地客人,您在游览古越的好山好水时,一定要尝一尝这充满越乡风味的“西施豆腐”哦!
西施豆腐不是西施发明的哦~
来源:商贸城建管委
供稿:郦小平
审核:周玉华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