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诸暨特产
诸暨新闻
诸暨生活
诸暨房产
诸暨美景
诸暨医院

美食舌尖上的诸暨

大概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可以将饮食和哲学、艺术相提并论,这是因为中国人从来都不只是把食品当做舌尖上的东西,“民以食为天”,饮食和政治、民族、文化、地理、物种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诸暨民报五周纪念册》记:“诸暨山湖并宜于农,垆土黄壤,山可艺也;卤泻广衍,湖可田也。”诸暨有山有湖,且“地处浦阳江上游,大东北乡出杭绍,小东走嵊、东阳,西乡达富阳,南乡通浦江义乌……当杭州之右臂,金华之吭喉。”加之历史上楚、秦治越,晋末和南宋的北人南迁,使诸暨的餐桌既有传统的越味,也有外来的北方风味和南方情调。

诸暨的餐桌上展示的是诸暨人的智慧与诸暨人善于学习外来技艺的品质,而诸暨的便利交通、多种物种,也为诸暨餐桌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用眼睛享受美食,用嗅觉感受美味,用舌尖品尝佳肴,这就是诸暨大餐桌的魅力,也是诸暨人生生不息的饮食文化。

喝什么?最是那火辣辣的同山烧,还有枫桥老酒的醇厚绵长

火辣辣北方风格的饮品首数同山烧,红火火的色彩,香醇的口感,很难和秀美的江南地域特色联系在一起。同山烧当地又称“秣秫烧”或“高粱烧”,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名著、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载:“■,黍之秫熟者,一名‘穄’也。”秫,《说文解字》解释:“秫,稷之黏者。”秫,是糯高粱,制酒佳品。同山烧用传统技艺进行制作,选料、浸泡、蒸制、做捂、发酵、烧制、着色都十分讲究,同山烧的红红酒色,完全是高粱的浸出液。目光中的红色,鼻息里的酒香,舌尖上的甘醇,这就是同山烧。

和绍兴交界的枫桥一带也有醇酒,诸暨酿黄酒历史悠久,枫桥老酒是其中有名的一种。清末至民国,枫桥镇上有东成酱园、鼎和酱园、萃泰酱园、同春酒酱店等十余家大小酱酒店,如今原来大部弄的老墙壁上,还隐约能看到东成酱园那个巨大“酱”字的笔划痕迹。枫桥老酒是酿制酒,经过蒸煮、加曲、糖化、发酵、压榨、过滤等工艺,口感柔和、醇厚、绵长。清诸暨诗人郭凤沼在《青梅词》里写道:“土酒新蒭潋滟杯,杏花初坼一炉开。隔帘小妇三弦子,低唱华家蝴蝶媒。”郭凤沼在诗后还注:“邑中土酒,胜于东浦。”

和诸暨人一样个性的还有各式大碗肉:安华牛陶汤、应店街狗肉、草塔羊骨头、同山羊羹、岭北盐孵鸡、诸暨饭焐猪肉……

安华牛陶汤常配以一牛多吃,牛陶汤即是诸暨特色的牛杂煲,牛骨、牛腩、牛筋、牛肚、牛血等佐以萝卜、香葱、辣椒、茴香、香叶、桂皮、姜、蒜等料,用大镬煮炖,可口而刺激,如再另加上煮牛头、炖牛蹄、红烧牛尾等,安华牛宴不能不说是诸暨餐桌的一绝了。

草塔羊肉、羊骨头,选用优质山羊做原料,皮薄、骨细、肉精、色清,草塔羊肉清烀白切,醮以调味品,一切好味道,都在选材之优上。羊骨头骨上带筋连肉,很有嚼劲,如果再一羊多吃,滋味倍增。

同山羊羹用羊汤原汁掺入米粉做羹,放入羊杂碎和调料,味道鲜美,驱寒暖胃健体,《本草纲目》谓羊肉“补中益气,安心止惊,开胃健力”。

应店街狗肉是现烀狗肉,选料考究,烀法看似简单,但掌握火候很不容易,过生过熟,都会减味,醮料搭配炒制也有讲究。李时珍记狗肉效用为:“安五脏,补绝伤,暖腰膝,益气力。”

岭北盐孵鸡原料是个头较小的山养仙居鸡,杀白晾干后在大铁锅里用盐焖孵,不加别的调味品,熟后清香扑鼻,色泽金黄,脆而不腻。

“宁可多鱼,不可少肉”这是诸暨人的一句玩笑话,诸暨自古有七十二湖,既有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又有四大淡水名鱼:鲥鱼、鲤鱼、鲈鱼、银鱼。餐桌上较有名的有鱼头豆腐、黄尾鱼羹、螺蛳青干、清蒸石斑鱼……

鱼头豆腐是诸暨人爱吃的一道菜,鳙鱼又称胖头鱼,它头大味鲜,炖以豆腐,佐以葱、姜、酒、醋,鱼头嫩,汤水鲜,没有腥味。

青鱼也是“四大家鱼”之一,白塔湖的青鱼干最为有名。青鱼又叫螺蛳青,《光绪诸暨县志》对它已有记载:“螺蛳,畜青鱼者必以此饲之,故以螺蛳青名鱼”,螺蛳青干选用秋冬捕捞的大鱼,从背部剖开,去脏、晾干,用食盐、调料擦鱼身,腌于大缸中,压以重物,起缸后,晾晒风干。白塔湖青鱼干,色泽红润,香味清醇,清名医王士雄所撰《随息居饮食谱》中说:“惟青鱼为最美,补胃,醒脾,温营,化食。”

诸暨是鱼米之乡,米制食品当然也很有特色,年糕、麻糍、粽子、清明馃、杨梅馃、团圆馃等都是相关节日里不可或缺的米食品,而陈璜地区的榨粉和藤羹也颇有名气

榨粉在诸暨据说已经有余年的历史。《齐民要术》里已记载了榨粉的原始做法,古时将榨粉称为“粲”。榨粉的制作要经选米、浸泡、磨浆、蒸粉、榨压、蒸煮、干燥等多道工序。好的榨粉,色白净、条匀细、性软韧、煮不烂。既可简单水煮就食,亦可或加肉丝、或加牛肉、或加虾仁、或加蛋皮、或加海参、蟹黄等高档的配料,做成各种口味。除了煮着吃,榨粉还可以水泡后加配料蒸着吃,或是炒着吃。

藤羹选用上等精白的早米,先用水浸,后磨浆,再经蒸烫、晾晒。之后用刀切成条丝状,再盘起来,可盘成圆圆的鸟巢状,或长方形的。晒干后,就是干藤羹,可贮藏随时食用,加料煮食,方便而香美。

诸暨的面食制品深得八方面食风味的影响,又形成博采众长的独特口味。马剑长寿面、次坞打面、马剑馒头、五泄葱油饼、同山馄饨……品种不可谓不多

马剑馒头有着传统的特色,《辞源》编辑之一清末民初的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记述:“馒头,一曰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这和现在的马剑馒头形状特性都完全一样。过年过节吃马剑馒头有“发”的含意,上有红印,寓意鸿运当头。

五泄葱油饼尽选精料,小麦粉选用高筋面粉,肉取前腿至软肋处的上好夹心肉,萝卜丝要选小白萝卜。擀皮后放肉馅和萝卜丝,中加以花椒、胡椒、葱段、盐之类调料,荤素馅子自有秘而不宣之配方,新出锅的葱油饼,香而不烈、辣而不辛、油而不腻。

次坞打面,不同于一般面条的和面方法,它在和面后,要用棍子压打,然后摊面切条,打面比一般的面条更筋道。打面煮烧也有讲究,须两只锅同时烧炒,一锅沸水煮面条,一锅炒制浇头,所以面滑料香。

同山馄饨,皮薄个大,馅有荤有素,现在以豆腐素馅为主。同山馄饨可煮吃、蒸吃,煎吃。民间传说,馄饨的名字是西施赴吴时起的,当时她做点心给吴王吃,吴王问这叫什么,西施见吴王治政浑沌,就说这是“馄饨”。馄饨在西南地区叫抄手,同山馄饨包馅后的形状就像是两只手抄在袖里,很形象。

煎豆腐味鲜,一上桌总被众人争抢,诸暨民间有“乱抢煎豆腐”一说;豆腐制作的菜,马剑的豆腐包也很有特色

诸暨是西施故里,西施豆腐当然是一道有知名度的菜,在民间老百姓家烧的是煎豆腐,一般喜宴,第一道菜就是它,煎豆腐要用鸡汤做底料,豆腐最好用盐卤豆腐,加上笋丝、肉丝、火腿、开洋、时件等,最后用淀粉挂糊,成粥状。煎豆腐味鲜,一上桌总被众人争抢,诸暨民间有“乱抢煎豆腐”一说。

豆腐制作的菜,马剑的豆腐包也很有特色,豆腐包,是在豆腐制作同时增加加馅工序,豆腐浆在将凝固时加入茴香、桂皮、葱、蒜等做好的肉馅,凝结后包裹成型,进行压榨,榨去多余水分。马剑豆腐包将豆腐制作和肉馅包裹在同一系列的工序中完成,这样不但外观上豆腐和肉浑然一体,口味上豆腐内外都入滷,味美、香醇、色鲜。

—————————————————————————

1、点击:右上角“诸暨日报-爱诸暨”字样,加入读者俱乐部;

2、回复:“两会”字样,查看两会特辑。

3、回复:“一卡通”字样,了解更多办卡信息。

4、回复:“越民生义工团”字样,查询近期公益活动。

5、回复:“萨米特”字样,查看







































鍝笓娌荤櫧鐧滈
鍖椾含涓鐧界櫆椋?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shizx.com/zjmj/18415.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