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于城市,是一次突如其来的城市治理现代化大考。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诸暨借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助力防控已成为常态。近期,各镇街、部门推出务实、管用、灵活、高效的数字化管控举措,让大数据在战疫中跑出速度、力度和温度,跑出战果、成果、效果,让疫情工作底数清、情况明、管得牢。
隔离对象一开门,后台就会警报
“叮咚”,随着一声提示音响起,陶朱街道友谊社区工作人员赵威立马拿起手机,监测应用后台提示辖区内跨湖家园的一名居家健康观测人员家的入户门被打开。他立即拨通了该住户的视频通话,询问开门缘由,得知是医护人员上门做核酸检测,才安心挂断电话。
赵威使用的这种监测系统,叫智慧门磁,通过在居家健康观测人员房门外安装感应预警装置,门每打开一次,门磁会立刻感应到,随即生成报警信息发送到社区网格员的手机系统中,提醒网格员对其开门行为进行确认。收到提示短信后,网格员便会立即通过视频核实情况,从而降低了居家健康观测人员私自外出的可能性。
“有了这个系统,对重点人员进行一日三访之外,我们也能对他们进行远程实时监测。这样的管控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节省了很多时间,我也能安心地做其他工作。”赵威说。
据了解,为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陶朱街道借助物联网技术,为居家健康观测人员安装智慧门磁,实现了该群体的实时管控。目前,78名居家健康观测人员家中已全部安装“智慧门磁”终端。
“数字化防疫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手段,安装‘智慧门磁’对区域内居家健康监测等重点监测人员实施智能化的动态‘云’管理,能大大提升管控的精准性和即时性。”陶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骆露晓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创新数字化手段,通过“技防+人防”的双重防控,织密疫情防控工作的安全网。
疫情防控管理系统
即时掌握隔离人员需求
12月17日晚上11点半,家住浣东街道和济社区城上城居民曹先生,刚刚回到诸暨,一进家门,就接到了社区人员确认出行情况电话,因为曹先生是从中高风险区回来,社区要求他在家等待集中隔离通知,十几分钟后,社区联系安排好车辆,将曹先生送至隔离点进行隔离。
“之所以能在第一时间掌握社区居民出行情况,主要还是得益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系统。”和济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边巧瑜介绍道,该疫情防控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省、市大数据系统反馈的信息,能及时了解核实辖区内管控人员信息,每日更新管控人员状态,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红黄码申诉处理等多项服务。此外,通过疫情防控管理系统,社区还能即时掌握隔离人员困难需求,及时给居家隔离对象提供物资采购、心理疏导等一些列服务。
和济社区工作人员在新型肺炎疫情防控管理系统后台上查看重点监测人员情况。
前几天,和济社区居民姚先生一家四口的健康码全显示为黄码,因为防疫需要,他们一家人都住进了隔离点。凑巧的是,姚先生的妻子刚好那几天需要参加一次专业理论考试,因为隔离让她感到一愁莫展。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疫情防控管理系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与相关主办单位联系,经过多方协商,主办单位同意为姚先生妻子一人在诸暨设立单独考试点,这让姚先生一家人非常感动。
自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和济社区实施“数字+网格”精准智控,综合运用大数据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系统、行程码系统,实现数据同步推送、信息同步比对、人员同步管控。“截至目前,我们已通过系统累计接发疫情防控任务多件。”边巧瑜说,下一步,将充分发挥疫情防控管理系统的优势,让管控有力度更有温度,筑牢抗击疫情的社区防线。
“浙里·乡村公分”应用
火速集结志愿者
“疫情虽有好转,但还是尽量不要出市,不走动、不聚集……”近日,马剑镇金沙村村民王小仙正和村里临时组建的宣传队一起,进村入户宣传防疫知识。“我们这个宣传队是临时组建的,队员都是村里的妇女,为的就是疫情期间可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王小仙笑着说。
这次能够聚集起村民的不是镇村干部,而是得益于马剑镇近期上线的“浙里·乡村公分”应用场景。“疫情一严重,我们就在‘浙里·乡村公分’应用场景平台上发布了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没多久人员就招募齐了。”金沙村党总支书记徐海力说。
类似王小仙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倪潮伟也是其中之一。村里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的前一天,他正在工厂上班,看见手机跳出招募志愿者的信息,二话没说就向厂里请了假报名参加。当天,倪潮伟就和村里其他志愿者以及村干部一起参加核酸检测的准备工作,直到翌日凌晨,他还在忙着接收物资。经过短短三个小时的休息调整,倪潮伟又马不停蹄地加入到维持秩序的工作中去。“以前想做好事不知道做什么,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去做,有了‘浙里·乡村公分’应用场景这个平台很方便,第一时间就能找到‘组织’。”倪潮伟说。
除了招募志愿者,金沙村还通过“浙里·乡村公分”应用场景平台,动员全体村民积极参加核酸检测,及时推送防疫需知,并通过后台连接的大屏幕实时滚动播出一线的抗疫新闻,让村民们可以掌握第一手资讯。“近期,我们利用‘浙里·乡村公分’应用场景平台一共发布了两条志愿者招募信息,收到报名申请上百条,可以说为村里提供了极大地帮助。”徐海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