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当大家都积极响应号召“宅”在家中时,有一部分人迎着疫情,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隔离指导、诊断病人、分发宣传资料、连夜防控部署……
10天、半个月、一个月,他们不曾回家,一直用实际行动默默守护着一座城,保障着城市的正常运行,尽一切力量打好这场战“疫”。
偏远山区的安全守卫者
诸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岭北所所长倪杰
倪杰检查超市。通讯员吕骥麟
在岭北镇,每年过年,都要流入几千名外出务工人员,甚至有一部分来自湖北省。原定1月30日值班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岭北所所长倪杰,本想与妻儿去海边城市过春节,但疫情发生后,他立即回到了工作岗位。
大年三十,他匆匆在镇食堂吃了便饭,便开始走访镇上的农家乐、家宴中心等场所。岭北镇部分道路崎岖,有的地方汽车难以行驶,他只能靠双脚一步步地走去,最远的村子要步行将近1个小时。
1月27日,倪杰看到一棋牌室还在经营,便上门劝阻。“我们是合法经营,你哪来的权力要我们关门,如果出了事,我会负全责的。”棋牌室老板不但不理会,还拿起手机要打,几名打牌的老人纷纷起哄,要把他赶出门。倪杰没有发怒,还是耐心地劝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或许是几天堆积下来的心酸,那一刻,这个40多岁的男人虽嘴角上扬,眼眶里却泛起了泪光。
倪杰拿起喇叭,颤抖着劝道:“我对不起大家,你们当中有的人一年才回来一次,过年了也没让你们好好聚聚。但在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头,为了自己,也为了你身边的人,请不要聚集起来,我恳请大家理解!”
几番“对峙”下来,最终棋牌室选择了关门。走之前,老板对着倪杰说:“你是个好同志,辛苦了。”
白天查,夜晚也查;晴天查,雨天也查。除了中间下山到家里拿换洗衣服,连晚饭都没留下吃,匆匆嘱咐几句就走了,倪杰始终坚守在岗位。“战役没有结束,就不会下火线。”所以他一干就是20多天。年倪杰从武警绍兴支队转业后进入市场监管队伍,他说作为一个军转干部,深知疫情就是命令。
每天至少要洗三四十次手
医院呼吸内科三病区副主任丁可峰
丁可峰工作照。记者楼婷通讯员徐叶黎
医院呼吸内科三病区的副主任,1月26日开始就一直战斗在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留观病区等一线岗位。
年三十吃团圆饭时,丁可峰告诉家人,如果诸暨有确诊病例,他随时得去上班。父母听完,没有反对,只是反复叮嘱“一定要做好防护,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在姚江镇中心卫生院上班的妻子蒋玲飞,也很支持丈夫的决定,她说,疫情来了,医护人员必须冲在前线。夫妻俩把15岁的女儿和7岁的儿子交给了父母,随时做好加班准备。
1月26日,医院组建了紧急突击队。在进驻隔离病区的出征仪式上,只有丁可峰一人拉着旅行箱。“我已经做好仪式结束就进病区的准备!”当天后半夜,刚下班的丁可峰突然接到指令,稍作休息便与其他5名同事一起提前进入病区,做接收前的准备。
每天早上8点,他就要穿好防护服进病区,检测、治疗病人,一工作就是六七个小时。为了不浪费防护服,只能不喝水。
要把确诊患者转运到绍兴统一治疗时,丁可峰又主动请缨,跟同事坐上负压舱的救护车,医院。“和确诊患者一起在这么小的密闭空间里,还是有点后怕。好在我们防护措施做得好”。
隔离病区的工作结束了,本可以回家的丁可峰再次主动要求,到新建的留观病区工作,测咽拭子、查房、治疗患者……连续工作,让他的双手布满了红血丝和湿疹。“每天至少要洗三四十次手,洗完又要戴手套去病区。”他轻松地解释着。
可谈及家人,丁可峰的语气就缓了下来。有一次妻子给他送生活用品,半个月来,两个人只远远见了一面。“以前我值班,她总是睡不好,最近她说已经在吃安眠药了。我真的很心疼”。还有孩子,以前都是丁可峰负责教育,现在也不知道学得怎么样了。“老二最粘我了,只能晚上有空时视频聊一下。我相信疫情很快会过去的”!前不久,丁可峰才抽空回家转了一趟。
带着被子直接住进了活动室
暨阳街道朱公湖社区工作人员郭娣
郭娣帮居民测体温。通讯员王灵杰
1月29日,暨阳街道朱公湖社区工作人员郭娣接到社区疫情防控任务,二话没说,直接从家带上被子,准备睡在社区二楼的活动室。
“我家是草塔的,这样一来能够节省不少时间。要是晚上有突发情况,我反正都在,能更快应对。”今年36岁的郭娣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原本她想利用放假时间好好陪孩子,虽有愧疚但不后悔。
朱公湖社区辖区范围包括4个封闭式小区、6个开放式小区,共有住户多户。疫情爆发以来,社区工作人员义无反顾地冲在基层防疫最前沿,挨家挨户登记居民信息、分发疫情宣传资料、排查疑似人员、卡口站岗执勤。像郭娣,从早上8点半开始工作,要忙到晚上9点半左右,一天下来,几万步不在话下。“白天摸排过程中有些居民不在家,容易出现遗漏。住在社区就可以利用晚上时间,再次跟他们联系”。
郭娣能够安心、放心工作,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孩子大的已经10岁,小的4岁。”郭娣告诉记者,现在都是丈夫和婆婆在照顾。“前几天,两个孩子哭着发来视频问我为什么不回家,说很想我。”她只能告诉他们,妈妈有很重要的工作,完成后就会回去。关了视频,郭娣偷偷抹了抹眼泪,又继续工作。
20多天没回家,郭娣非常感谢家人在这个特殊时期给予的理解和支持,让她有动力去打赢这场战争。
同事眼中的“枫桥大禹”
枫桥派出所民警魏越锋
魏越锋与妻子隔栏相望。通讯员张景景
从1月22日一直到2月中旬,枫桥派出所镇西社区民警魏越锋一直在一线执勤。哪怕下村巡逻时路过枫桥辖区的家,也不进门,只是隔着围栏和妻子对望,再叮嘱妻子几句。同事们给他取了个外号,“枫桥的大禹”。
这个春节,对于魏越锋来说是洋溢着幸福和喜悦的,因为妻子怀孕已38周。然而,因为疫情防控需要,他不得不坚守一线,卡口执勤任务繁重,每天又要直接接触大量群众,魏越锋担心身上病菌会传染给妻子,便睡在了寝室。
一天下午5点,魏越锋刚结束执勤就匆匆去菜场买妻子爱吃的豆皮和西红柿,然后到家门口,隔着围栏对妻子说:“大着肚子不要乱走,这是你最爱的,还想吃什么跟我说。”他一遍遍叮嘱妻子注意休息,多吃点增强抵抗力。妻子点着头,告诉丈夫“我没事,你放心好了。执勤时你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勤洗手,保护好自己……”每次,夫妻俩见面都不超过5分钟,妻子一面不舍,一面支持。
期待着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店口派出所民警边杭海
边杭海工作中。通讯员傅媛媛
自大年三十以来,店口派出所民警边杭海一直奋斗在最前线。许久没有见面,他的小警娃小土实在想爸爸了,就让妈妈帮忙发个视频跟爸爸说几句话。跟往常不一样,小土没有跟爸爸撒娇,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坚定和自豪,手持自绘的图画说道:“武汉加油!爸爸加油!”看到这个视频,一瞬间,边杭海的眼泪就止不住了。
“杭海,去社区测体温了。”“就来!”听到队友的呼唤,边杭海立马擦干泪水,投入到疫情防控排查工作中去了。
这个春节,对于边杭海来说注定“不轻松”。2月3日,年仅9岁的外甥女被诊断为肺炎,很快,外甥女与边杭海的姐姐、父母都被通知隔离。刚通宵值完班的边杭海得知消息,医院为外甥女送去生活必需品。随后,他又前往父母处,隔着门安抚他们的情绪。边杭海没有时间回家,只能打电话告诉妻子照顾好自己和小土,多让小土和爷爷奶奶通电话,简短的几句话后,他便匆匆挂断电话返回岗位。
边杭海“提心吊胆”了好几天,2月6日终于有好消息传来。外甥女只是普通肺炎,他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加上小土的加油视频,他的干劲更足了!工作近一个月,2月22日,边杭海才回家休息了一天。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众志成城,共同抗疫!”边杭海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这行字,他期待着春暖花开。
一天出车六七趟
璜山急救分站驾驶员黄寅
黄寅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记者楼婷通讯员寿珂
黄寅是璜山急救分站的一名驾驶员。1月20日,他得知急救中心需要转运疑似、确诊病人,且人手紧缺后,第一个请战支援。
46岁的黄寅,一遍又一遍地学习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操作。为了避免人员流动过大,急救中心需要固定人员参与转运工作,黄寅说:“我两个孩子也大了,妻子春节休假,家里也有人照顾,我没什么顾虑,让我来吧!”就这样,从1月24日起,他便在单位安了家。
之后,黄寅趁着工作间隙回了一趟家,他担心交叉感染,没进家门,让妻子把东西放在家门口。当他看到用衣服和毛巾裹得严严实实的牛肉时,他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有时候想到家人,我也会害怕,毕竟和病人共处在这么小小的车厢里,一不小心就会传染。但是,一想到有这么多人和我一起并肩作战,就不怕了”。
每一次出任务前,黄寅需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可不到10分钟,他就闷得满身大汗,护目镜也起了一层水汽。每次完成一个病人转运,再回中心消毒,平均要2.5个小时,而一天出车六七趟是常有的事。
为了节约防护服和时间,黄寅戒掉了以往喝茶的习惯,因为防护服脱下后就作废了。每次出车回来,他也舍不得脱,全身消毒完,就穿着防护服在车库休息,准备下一次出车。“我们多用一套,意味着前线的医务人员少了一套”。
直到2月上旬,急救中心新招了驾驶员,重新排了班,黄寅才有了休息的时间。两个日班一个夜班之后,他能休息一天。
和“亲人”一起战斗
医院感染科保洁人员陈杏志
陈杏志帮护士一起抬盒饭。通讯员徐叶黎
一线医务人员在前方冲锋陷阵,必然需要一群人为他们做好了后勤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医院感染科的一名保洁人员,今年是她在感染科工作的第三十七个年头,面对疫情来袭,她依然选择留下来,与科室的医务人员一起抗击疫情。
“这么多年工作,他们就和我亲人一样,和亲人一起战斗应该的!”从1月25日开始,陈杏志一直为感染科的医务人员提供后勤保障,每天凌晨5点起床到次日凌晨1点,全天几乎24小时在线,只要医护需要,她便会第一时间提供帮助。
问及在感染科的工作怕不怕,她说:“非典、禽流感许多大的疫情我都在,只要做好防护,就没什么可怕的!”每天3万多的步数,就是她一天工作的最好写照。陈杏志说,疫情如此严峻,只要能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再苦再累都值得。这一工作,她就是20多天没有回家。
不一样的岗位,一样的坚守
你们辛苦了!
……
来源:诸暨日报社
原标题:《致敬!感谢你们,守护暨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