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县域经济体经济总量规模占据全国经济总量的一半。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强大,浙江县域经济体发展水平居全国领先,特别是县域经济体中民富程度较高,人均消费能力强。县域经济体发展水准在财政收入方面也有着重要体现,财政是检验地区经济质量的重要指标,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年浙江省各区县市的财政收入情况。
年财政收入前三位的区县市分别为北仑区.89亿,余杭区.69亿,萧山区.03亿,三座地区是全省仅有的财政收入在亿以上规模的县市区,其中北仑区和余杭区在未来一年的财政收入很有可能跃升至亿大关,与去年同期相比,北仑区财政收入反超了余杭区来到全省区县市第一位,得力于年能源期货价格的高涨和进出口贸易的持续良好表现,北仑区实现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双增长。余杭区由于行政区划,部分财政数据被瓜分,未能蝉联全省第一。
鄞州区、慈溪市、滨江区、上城区全年的财政收入都在亿以上规模,滨江区和上城区与去年同比财政规模突破了亿大关,说明地区经济增长成果显著,地方企业效益良好。另外百亿规模财政的县市区还有拱墅区、越城区、临平区等地区,诸暨市在年最后一个月再次实现对于上虞区的财政收入反超。
乐清市、临安区等区县市的财政收入都在亿以下规模,全省区县市中松阳县、嵊泗县、云和县、庆元县的财政收入规模较少,还未达到10亿元。综合来看,浙江省整体县市区财政收入规模较大,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不过省内部分县市区的财政收入规模与北仑区等发达地区相比依旧处于较为落后的局面,未来积极加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是全省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