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坐船
“泄”,这个字,当地人认为是瀑布的意思。那么“五泄”的话,顾名思义,就是五个瀑布的意思了。你一定会想,五个瀑布,一定是万马奔腾,气势宏伟吧。是的,一开始我也这么认为,可是一到了那儿,可在我的意料之外了,不免有些遗憾。
星期一,正好是“十·一”小长假。我们一家三口自驾游来到了诸暨的五泄风景区游玩。下了车,我以为就能听到那似万马奔腾的声音了,可是,哪里有什么声音呀,四处静静悄悄的,只有三三两两的游人慢慢向一个紫藤萝长廊走去,我们也慢慢地走了过去。
这条紫藤萝长廊长约五十米,宽约二米。虽说长廊并没有西湖上的长廊那样精致,也没有像颐和园慈禧太后的花园里的长廊那样华丽,但古色古香的,也给人一番别样的韵味。现在临近秋天,藤萝的叶子全都枯黄了,只剩下那狭长的豆荚在风中摇摆着。如果是夏天来这儿,盘绕在架子上的藤萝都开出了一串串的花,杯子状的小花儿中,不知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再加上繁茂的枝叶,别有一番情趣。紫藤萝长廊的对面是一座山,远看,与普通的山差不多,只是在临近山顶的地方,有着著名书法家沙孟海书写的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叠岩胜景。向两旁望去,果然是大片的层层叠叠的岩石!
走过了紫藤萝长廊,来到了大坝码头。这里人实在是太多了,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好不热闹。原来,大家都急着等待游轮,去对岸欣赏更加美丽的风光。我们也赶紧买了船票,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上了船,妈妈提议道:“船里人太多,太吵,也没有位置坐了,都没心思欣赏风景了,不如到船外头去呢!”我和爸爸都很赞同。靠着栏杆,阵阵凉风吹拂过脸庞,船开了起来。碧波荡漾,映衬着那浓绿的山,那蓝天与白云。这里的水特别特别得绿,不是绿得耀眼,而是绿得深沉,绿得深邃。与千岛湖相比,这水更加得深绿,似意味深长;而千岛湖的水绿的更活,更清澈,更亮,更有灵气,似夏天狂舞的绿裙子。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啊!
不过十五分钟,我们在天一碧码头下了船。
(二)游步道
在天一碧码头下了船,我们便要步行到达五泄。
走在弯弯曲曲的石径,曲径通幽,弯弯曲曲的,一下子望不到尽头。路两旁有抬着轿子的轿夫在招揽客人“坐花大轿,十元一人!坐花大轿”大声吆喝着。路的一旁是很多高高大大的水杉,稍微一抬头是看不见树冠的,只有很用力、很使劲儿,几乎都把整节脖子都露出来了才能看到树冠,真是很不容易。着无数棵水杉下都簇拥着一种不知名的小花。这花儿很是漂亮,颜色是那种耀眼的橙色,令人眼前一亮,这花很高,都能窜到小孩子的膝盖了。这花开得很艳,一大片一大片的,简直就是花的海洋。胜似酒杯的花里还有直立着的须状的雄蕊和雌蕊,简直就是众星捧月。雌蕊高高在上,昂着头,挺着胸仿佛一个高贵的皇后;簇拥着的雄蕊,仰着头,整齐的排成一个圆圈,就像是皇后手下那勇敢的圆桌骑士。石径的另外一旁是一排朴素的篱笆,虽说朴素,但大自然赐予了它无限的生机。瞧,匍匐在篱笆上的野牵牛花,张开她那小喇叭,仿佛在呼唤黎明;靠近篱笆的一棵桂花,引来了蜜蜂;篱笆下一丛又一丛的野花儿,招来了三三两两的蝴蝶。啊!是多么和谐,多么生机勃勃呀!
继续往前走,我们依照路标,来到了“芦苇荡”。一提起这个名字,总让我想起抗日战争中的那个埋伏着鬼子的芦苇荡。走了几步往前一看,嘿!这里的芦苇很高很高,大约有两三米高呢。这真像当年打鬼子时的情景!芦苇荡里的树长得很奇怪,都生长在水里,只有一小部分的树木被水浸泡死了。远处又隐隐约约地出现了一片竹林,我们便加快了脚步。
这片竹林很茂密,郁郁葱葱,似乎直窜云霄。阳光从竹叶间的缝隙洒在了泥土地上,形成了一道道光柱;阳光也在一片片的竹叶上似精灵般地跳跃着,生机勃勃。再往前走,阳光似乎停留在那片竹林里,不愿再照射过来。远处,我隐隐约约地看见了一座山,似有似无,只有一个轮廓,雾霭霭的。揉了揉眼睛,又似乎不见了,在眨眨眼,仿佛又存在了,真像处在一个神秘的仙境里一样。
穿过了小桥,来到一大片杜鹃花丛。褐色的枝,深绿的叶,红艳艳的花,构成了一幅大自然特有的朴素而又美妙的画。远处飘来一阵阵悠远的香味,嗯,是桂花的香味,我赶紧往前跑去。
这里有丹桂、金桂,朱红色的、黄色的花挂满枝头。看地上,落下来的丹桂铺在地上,像一堆热情的火,又似一块华丽的红地毯。真是碎金无数。一旁还有一个古色古香的亭子,名叫“流花亭”。坐在流花亭上,后面是幽静的竹林,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声,给人增添无限的闲情雅致。坐在流花亭里,感受秋天的到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儿啊!
值得一提的是路的一边有一座茅草屋,泥的墙,竹的篱,靠墙放着的农具生着锈,岁月在它上面留下了痕迹。我想进去看一看,却被爸爸阻止了。这倒让我想起叶绍翁的“小扣柴扉久不开”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来。一定是那样的意境吧!
(三)五泄
啊!我看见瀑布了,犹如一道耀眼的白光,射入我的眼眶内。临近瀑布,有丝丝水滴溅在我的脸颊两侧,我以为是天下起了毛毛细雨,很扫兴,没想到爸爸说:“哪里有什么毛毛细雨呀!是第五泄的瀑布敲击在巨大的岩石上溅起的水花儿呀!”竟想不到,瀑布敲击岩石时的威力是如此的巨大,丝丝细小的水花儿都能让离瀑布近十五米之外的我都能感受到,那可是多么的气势磅礴了呀!
走近瀑布,不错,名副其实,这是第五泄,瀑布全长约八十一米呢!确实是那么得声势宏伟,滔天卷地,似咆哮的巨人,又如歌女那跳舞欢歌时不时挥舞的洁白衣袖。这与闻名天下和李白眼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也有一定的区别。在我眼中,庐山瀑布是秀美的的,就像从高空垂下的一卷洁白的丝带。多么纯洁与神圣!而第五泄就像一个愤怒到了极点的人,找一个地方把这种愤怒发泄的淋漓尽致。第五泄声似滚雷,形如巨炼,似蛟龙出洞。瀑布下有一块块的搭石,这是通往对岸的必经之路,脚下极端射流,湍急的水流击打着一块块搭石,水花不时迸溅上来,似乎想把搭石冲走,走在上面简直就是心里发毛,一点儿也不敢往下看,仿佛下面是一个黑漆漆的无底洞或者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悬崖,一不小心就会跌倒下去,被湍急的水流冲走。
我们一步一步地爬上山去,山势很陡,台阶几乎没有坡度,都是笔直笔直的,真累呀!突然眼前一亮,我们看到了第四泄。第四泄没有第五泄那样气势宏伟,也没有第五泄那样声势浩大。它弯弯曲曲的,从窄小的山涧里流出。他很秀美,很像一个内心充满了激情,却又很害羞的一个少女。但毕竟是瀑布,未免也要是“声怒、色怒、势怒”吧,如万马奔腾。水流在狭长的“之”字形山沟中旋转,时隐时现,时断时流。瀑布的击石声,加上山谷的回音,汇成震天动地的隆隆声。
继续往上走,看见了第三泄。远看,犹如又宽又大的白色布匹横挂在空中,声势不如前二泄,水声哗哗,地下却传来前面两泄传来的隆隆声。近看,似飞雪如珍珠。走上第二泄,气势又不如前面三泄,不宽不急,平常得很。我们在亭子里坐了一会儿,背后凉风习习,舒服极了。我们往第一泄走去。才走几步,就看到就看到几个嵌在崖壁上的大字“第一泄”,真是出乎我们的意外,第一泄比任何一泄都小得多,气势也不壮观,不宏伟,很不起眼。不过,我们不遗憾,如果不看完这最高的第一泄的话,那么我们的五泄之旅是不完整的。
(四)下山
山顶山势平坦,石径弯弯曲曲,两旁古木参天,到处是青苔,是落叶。偶尔见到松鼠在枝头窜来窜去,灵活地眨着眼睛,很是可爱。蝴蝶从我们的头顶飞过,色彩不艳,具有大自然朴素的韵味。秋虫鸣叫着,一路伴随着我们。直到下到山脚。小溪欢快地向下流着,在石缝中流过,在小桥下流过…….这一切的美景,真是看也看不完,看也看不厌。
五泄,让人流连忘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