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诸暨(人文篇)
诸暨,一个历史古城,一方底蕴深厚的文明之地。越国古都,西施故里,秦时置县,历代未废,是中国最古老的县(市)之一。苎萝山下,浣纱江畔,西施倩影翩翩;古越台上,范蠡祠中,卧薪尝胆流传千年。
伟大的毛主席曾路过诸暨时说过:“你们诸暨是个出名人的地方,美女西施和画家王冕都出在这里……
诸暨先后诞生了王冕、杨维祯,陈洪绶等一批文坛奇才和俞秀松、张秋人等一批革命志士,孕育了14位两院院士和多位将军。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名人及其传世之作吧!
枫桥三贤
王冕
陈洪绶
杨维桢
王冕(年~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
王冕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竹斋集》包括:七言律诗、金陵怀古、建康层楼、别金陵、遇昭瑞宫次韵二首、悼达兼善平章、寄天台丁仲容、发古塘、徐竹隐、听秋轩、送边伯京之闽、漫兴三首、寄东邻唐彦常等内容。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王冕作品
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绍兴路诸暨州枫桥全堂(今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全堂村)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
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
相思
深情长是暗相随,月白风清苦苦思。
不似东姑痴醉酒,幕天席地了无知。
书法以行草最工,笔势岩开,有“大将班师,三军奏凯,破斧缺牖,例载而归”之势。
《城南唱和诗卷》部分
陈洪绶(~),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汉族,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今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明末清初书画家、诗人。
年少师事刘宗周,补生员,后乡试不中,崇祯年间召入内廷供奉。明亡入云门寺为僧,后还俗,以卖画为生,死因说法不一。一生以画见长,尤工人物画。所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线条细劲清圆,晚年则形象夸张,或变态怪异,性格突出。花鸟等描绘精细,设色清丽,富有装饰味。亦能画水墨写意花卉,酣畅淋漓。还长于为文学作品创作插图,能表现出原作人物的精神气质。其画手法简练,色彩沉着含蓄,格调高古,享誉明末画坛,与当时的顺天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其人物画成就,人谓“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当代国际学者推尊他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之中的第一人”。
陈洪绶去世后,其画艺画技为后学所师承,堪称一代宗师,名作《九歌图》(含《屈子行吟图》)、《西厢记插图》、《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版刻传世,工诗善书,有《宝纶堂集》。
九歌图木版画
白壁作画
陈洪绶四岁那年,到亲戚家的私塾里念书。有一次,亲戚因有事外出,对家童说:“墙壁刚粉刷好,别弄脏了。”就在亲戚离开后,小洪绶走进了这间房子,他觉得在这高大的墙壁上画些什么会很好看的。可是因为家童在旁看守,是不允许他这么做的。 “小哥哥,你为什么不去吃饭呢?你放心好了,我不会弄脏的。”小洪绶说。
家童听后就放心地吃饭去了,陈洪绶这时的脑海中浮现了一尊不知在哪里看过的关公像,于是三下五除二地拿起笔把它的样子画了下来。当家童看到这情况时,因为怕主人回来把他打一顿,吓得嚎啕大哭。
后来,陈洪绶的亲戚知道以后,以为是关公显灵,不仅不怪罪陈洪绶,反而又是下跪又是作揖,并从此就把这间房子作为供奉神像的地方。
寄林事声
闻尔歌狸首,吾将挟素琴。
梅花开未落,不欲别山阴。
陈洪绶书画作品
革命志士
俞秀松(~),又名寿松,字柏青,化名王寿成,浙江诸暨次坞镇溪埭村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革命活动家,杭州“五四运动”的领导人;和陈独秀同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5个发起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发起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创始人;中国共产党首次出席莫斯科国际会议和首批留苏俄学习深造的共产党人;是我党最早参加与军阀作战的军事工作者,对创建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做出过卓越的贡献。
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爱寻根究底,同学们称他为“三W(英语“谁、什么、为什么”的缩写)主义者”。又以善辩著称,为学生骨干之一。其时,立下志愿:“做一个利国利民的东南西北人。”五四运动时,是杭州学生运动领袖。后与同学宣中华、施存统、夏衍等一起创办《浙江新潮》,以战斗的姿态对黑暗的社会制度和虚伪的封建礼教进行猛烈的抨击,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浙江新文化、新思想的一面旗帜。
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发了烈士光荣证书,以表彰俞秀松对革命的功绩。
俞秀松近照
宣中华是五四运动时期杭州著名的学生运动领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浙江杰出的革命活动家。周恩来在《关于一九二四至一九二六年党对国民党的关系》的报告中,曾把宣中华与党的杰出领导人李大钊、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相提并论,对宣中华在浙江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作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予以高度的评价和赞扬。
宣中华
汪寿华,中共早期工人运动的杰出组织者和领导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江浙区委(上海区委)常委、区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上海总工会代理委员长,是五卅(sà)反帝爱国斗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年10月至年3月,先后参与指挥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被当选为上海总工会委员长。年4月11日深夜被杜月笙杀害于上海,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牺牲的第一位共产党员。
汪寿华
张秋人(.3—.2),乳名友表,学名慕翰,别号秋莼,浙江诸暨牌头镇人。年,入绍兴越材中学读书。年,转入宁波崇信中学学习。年在上海结识俞秀松、施存统、沈雁冰、邵力子、陈独秀等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了早期建党建团活动。年,在上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党创办的“平民女校”任英语教员。
年夏,经陈独秀推荐,赴长沙会见毛泽东,被聘请为湖南省立第三师范(衡阳)英语教员。
年3月到广东黄埔军校,继毛泽东、沈雁冰之后,担任《政治周报》编辑和政治教官,讲授《各国革命史》。
“四·一二政变”后,奉派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因黄埔军校学生告密,遭逮捕,年2月8日被杀害。
张秋人
除了以上所介绍的,诸暨历史上还有为国献身的绝代佳人西施,孟蕴、杨维翰、余任天等著名书画家、文学家;近代也还有着有不少志士仁人,周子祯、宣侠父等中共早期革命家;当代也有金岳霖、赵忠尧、金善宝、何燮侯、毛汉礼、吴中伦、斯行健、何增禄、袁道先、陈敏恒、孟执中、周立伟、何毓琦、冯德全、徐承恩、孙优贤等著名教育家、科学家。
暨阳学院图书馆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