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哪儿旅游了啊?”
40年前,出门旅游可能是出市
40年后,出门旅游不仅仅是周边还出国
旅行,让心灵去流浪
▲年冬,命名为“西施”号的五泄湖第一艘画舫下水营运,第二年被省交通厅评为“省文明客舫”(资料图)。
“一年大部分时间在国外。”朱哲辉,这位年轻帅气的阳光大男孩,坐在五泄镇五泄村上朱自然村自家院落的桂花树下对记者说。他在北美洲航企工作,此时休年假在家。眼下正值霜降节气,上朱村掩映在多彩秋色的渲染和丹桂飘香的氤氲中。
▲年,五泄镇五泄村上朱自然村的朱哲辉在美国夏威夷。朱哲辉提供
朱哲辉毕业于广东外国语大学,毕业后进入航空公司工作了6年,去年他被派驻国外。对于这位80后而言,旅游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由于工作关系,朱哲辉已飞遍北美洲一些国家。“我把它当成一种解压方式,有了假期拿起手机就出发。现在交通和信息那么发达,距离缩短了,地球变小了。”朱哲辉说。他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当然风光与美食都不可或缺。
▲年4月4日,诸暨首次召开五泄风景区开发工作会议,参会的全体成员留影(资料图)。
▲年9月5日,五泄风景区第五泄至第一泄游步道建设工程动工(资料图)。
而在40年前的霜降,朱哲辉的祖辈,一位勤劳本分的老农还在田头忙着收番薯,这是全家人重要的口粮。朱哲辉的爷爷生育了6个子女,一大家子的吃饭问题才是全家最重要的。
那时,朱哲辉的祖辈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大山,最远的路恐怕也是到乡里。去乡里采购紧俏的物资,那是最幸福的时光,更谈不上进诸暨县城了。当然多年以后,老人在子女的陪同下去了一趟香港、澳门,已是老人75岁时的事了。如今爷爷已有89岁高龄,他说这辈子也不算委屈了。
▲年10月,我市赴日本大阪参加国际巡游节(资料图)。
与祖辈略有不同的是,朱哲辉的父亲将人生的黄金时间用来办厂。直到这几年,他才把工作节奏放缓下来。“国内玩得比较多,国外跟团去过东南亚一带。”朱哲辉的父亲说,每次出门都是大包小包地背回来。
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朱哲辉家祖孙三代的故事,也是普通诸暨人的缩影。40多年来,旅游从一项“奢侈”的家庭活动,变成了当前时尚、主流的解压方式、娱乐习惯;旅游从当初观光为主,变成了集休闲、度假、疗养、健身于一体的消费方式。互联网的发展,让旅游在线路、产品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与便捷。
▲年,我市游客与挪威小朋友一起。周华丽提供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政策的推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比如‘黄金周’的设立。”市旅游投资集团总经理徐林焕说。年,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的长假。“黄金周”的设立,让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了度假时间。
从那时起,真正的大众旅游热潮开始了。并且,高速免费政策,带动自驾游的发展;“旅行的意义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沿途的风景与心情”,高铁时代的来临,颠覆了传统旅游理论,让旅游逐渐告别了“走马观花”,进入“快旅慢游”新时代。
▲秋色宜人。张振华摄
越来越多的个性化旅游目标定制,带给不同人群更多的选择。丰球酒楼的老板杨培军就是自驾游的“发烧友”。沙漠的狂野、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寂寞与肃静、千年胡杨林的多姿多彩……让他与他的朋友们为之疯狂。
“每年一两次吧,我们都要远行。”杨培军介绍,与朋友们约好,开着五六辆丰田普拉多越野车,一出门就是10多天,时间选在正月和国庆长假期间,远行的地点到过嘉峪关、玉门关、罗布泊、可可西里,当然一年一度的阿拉善“英雄联盟大会”必不可少。
▲年,自驾游车队穿越内蒙古阿拉善沙漠。杨培军摄
户户有花香,家家蝶轻舞。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农村的践行,乡村旅游已成为城乡居民日常和节假日常态化的消费方式。
来自旅游部门的数据显示:年全市国内旅游人数只有50万人次,到年达到万人次;年国内旅游收入1.2亿元,到年达到亿元,旅游产值年增长率远超GDP的增长率。
你家最早一次去旅行是什么时候?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形?留言区一起来聊一聊啊!
来源:诸暨日报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