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应店街镇北部,东接次坞镇百步街自然村,南临上合自然村。西连大青山富阳常绿镇,北接塔山岗,与萧山接壤。村域面积3.72平方千米。其中农田亩,山林亩。杭金、西雀公路沿村而过,交通便捷。
根据宗谱记载,板西村文化礼堂石氏宗祠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距今已达多年,占地多平方。为传承古迹文化,年初,由乡贤和热心村民集资,市文广局财政补助,耗资达上百万元,修缮了石氏宗祠。
雀尾岭的血色记忆
文化礼堂内设有红色记忆馆,记录了一段难忘的历史。
雀尾岭位于板西与富阳的交界处。78年前的10月14日,国民革命军第86军16师47团在雀尾岭血战日本侵略军,这是诸暨历史上第一次现代化的民族战争,也是诸暨在抗日过程中最为惨烈悲壮的一次战役。村中高龄老人们对日军的残忍和恐怖还记忆犹新。
当时,国民革命军的将士凭借雀尾岭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后来日军空军出动了五架飞机轮番轰炸雀尾岭,其场面惨不忍睹。硝烟弥漫,尘土飞扬,血肉横飞,地上淌着血水,树梢上挂着断腿残臂。抗日将士不怕牺牲,誓与雀尾岭共存亡,激战二昼夜击毙日寇余人。战后,村民自发组织为阵亡将士收尸,青山埋忠骨,村民们把阵亡将士埋在大青山脚,并且定期修缮将士墓,每年清明节,村民都都要给将士们扫墓。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板西村是在诸暨范围内最早开始培育树桩盆景的村子,早在年,三位村民石元品、石国信、石光禄去杭州拜师学习树桩盆景的培育技术,师承海派。盆景是一门高档的艺术,感觉上和我们农村老百姓距离就很远,但这些世代务农的村民,勇于攀登艺术殿堂,在当时被传为美谈。年,诸暨市委宣传部曾以“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为主题宣传板西的盆景,刊登在《诸暨日报》、《绍兴日报》、《中国农民报》,在当时影响广泛。目前,全村有30余人从事树桩盆景培育,盆景销往山东淄博、湖南怀化等地,经济效益可观,同时也装点了村庄环境。
板凳龙板西村在元宵节前后舞板凳龙灯的习俗已有流传了多年。
板西村的板凳龙颇具特色。龙头特大,高八尺至丈余,中间为粗大龙身,末节为龙尾。每桥灯板上置各式花灯,如宫灯、花篮灯、八宝灯、鲤鱼灯、扇面灯等,有亭台楼阁、鱼虫花草、飞鸟走兽;各桥有的设四季花篮,有的扎麒麟呈祥,有的扎凤凰双飞,也有《西厢记》《白蛇传》《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里的戏曲人物等等。这些纸扎工艺品,精巧玲珑,色泽艳丽,五彩纷呈,惟妙惟肖,极富观赏性。舞动时,上下起伏,左右蜿蜒,气势颇为壮观。
精神家园
如今的板西村文化礼堂,已然成为村民们的精神家园,一场场文化活动丰富着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村民们在这里培育着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坚定了走向更美好未来的信心。
来源:应店街镇
End
▼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