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XX装修的,你家房子要装修吗?”
“我是XX培训的,你家孩子要补课吗?”
最近,不少诸暨人都被各种装修公司、教育培训班的电话骚扰了。市民张先生是受害人之一。
张先生自从买房以后,几乎每天能接到一两个骚扰电话,都是各种装修公司打来,问他的新房子要不要装修,甚至能准确报出小区和门牌号。
最近,张先生终于知道自己的购房信息是怎么泄漏出去的。
(诸暨人朋友圈发布的手机拦截的推销电话)
日薪50元,外甥女一天打个电话
张先生的外甥女叫小丽,是名大学生。她找了一份暑假工,上班的地方就在诸暨艮塔东路。
小丽说,这份工作是在一个诸暨的人才招聘网站上找到的,招工的是XX国际设计公司,地点在艮塔东路。招聘的工种是话务员,工资50元一天,日结。
上班的第一天,老板就拿了一叠纸给她。让她按照上面的姓名和手机号码,打电话过去推销公司的装修设计。
(根据小丽描述,记者在网上找到的类似招聘信息)
小丽一看,纸上都是购房者的个人信息,全名、手机号码和具体的小区地址,大部分连门牌号都有。
公司规定,一个人每天要打个推销电话。小丽说,自己比较认真,一天下来打了多个电话,好多张纸。
和她同一时期进去的一共有5个人,都是年轻小伙子和小姑娘,每个人拿到的资料都不一样。这么一算,这家装修公司手上至少有份购房者的个人信息。
(网络图片)
最奇葩的事情,就发生在这一天。
小丽打着打着,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和电话跃入眼中。
张XX,XXXXXXXX,XX小区……这不是舅舅吗?!
小丽心里咯噔了一下,不过还是打了过去,没有人接。
打了两天电话,小丽觉得身心俱疲,领了元钱,就辞职了。
事后,小丽把这件事告诉了张先生。
原本,张先生打算起诉这家装修公司,但因为小丽没有留下凭证,再加上内行人告诉张先生,如果要走法律程序,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张先生也就作罢了。
警方发布今年第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昨天,诸暨警方发布了本年度第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涉案人员手里“鼓捣”的是诸暨近百小区业主个人信息。
(警方办案现场)
去年12月下旬,准备结婚的小王在诸暨城区买了房,不久前刚拿到了交付后的新房钥匙。谁知拿到钥匙的第二天,小王便接到了一自称是某品牌家具销售的电话,称家具店开业在即,促销力度大,让小王去看看。
原本小王不以为意,直到对方准确说出了小王的新房小区名称、单元号及房号,这让小王有些心慌,新房钥匙都才刚刚拿到,自己都还说不清楚地址,这个家具店真是“神通广大”。
接到电话后的几天,小王发现,小区业主群里也有人接到了同品牌家具店的电话,他愈发不对劲,便想到了找警方求助。
民警当即登记了小王反映的几个电话,并与诸暨市公安局网警大队取得联系,进行数据分析。经网警分析,发现这几个自称是某品牌家具销售的通话源都来自诸暨城东一酒店。
警方展开突击检查,在五楼一房间内聚集了十几个人,每人手上都拿着一部正在通话的手机。在现场查到的U盘中,网警大队民警发现了诸暨各大楼盘的业主信息,涵盖70多个小区、多位业主。
(警方查获的资料)
经进一步调查取证,警方一共抓获涉案人员19人。其中,5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据了解,本案中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的还有装饰公司员工、房产销售员等,他们均因贪图利益出卖了小区业主的个人信息。
——end——
文
倪夏子
部分来源
诸暨警方
编辑
夏子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